【讲经】循环经济与二手平台的商业模式|编:马文生

♻️ 循环经济同二手平台:香港角度大解构

1️⃣ 乜嘢系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模式系「取→ 用→ 弃」(Take–Make–Dispose),即系企业生产新产品,消费者用完就丢,最后变垃圾。 😓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就系要打破呢个直线模式,变成「资源→ 使用→ 回收再用→ 再生」慨循环。简单讲:资源唔系一次性,而系可以重复再生

👉 三大原则:

  • 延长产品寿命:鼓励维修、再用、升级。
  • 资源再生利用:物料可以回收再造成新产品。
  • 价值最大化:每样嘢唔系只用一次,而系发挥最大价值先丢。

例子:

  • 旧衫唔一定要丢,可以捐比有需要人士,或者攞去升级改造(upcycle)。 👚
  • 电子产品可以trade-in 回收零件,再组装成新机。 📱

2️⃣ 二手平台慨角色

香港越嚟越多人用二手平台,例如Carousell(旋转拍卖)Facebook MarketplaceRetykle(小朋友二手衫平台)等等。呢啲平台本质上就系循环经济慨一部分,因为渠哋帮物品延长生命周期,减少浪费。

商业模式拆解🔍

  1. C2C(消费者对消费者)

    • 用户直接放二手货,自己定价,自行同买家倾。
    • 平台透过广告、交易费用(例如抽佣)赚钱。
  2. B2C(商家对消费者)

    • 有啲平台会邀请品牌直接卖「翻新货」或者「过季存货」,价钱平过正价货,又可以清库存。
  3. 订阅制/ 会员制

    • 部份平台会出premium 会员功能,例如更高曝光、免运费、保险保障。
  4. 增值服务

    • 物流配送(平台同快递合作收费)。 🚚
    • 安全支付(例如中介付款,避免呃钱)。 💳
    • 验货服务(高价产品,例如名牌手袋要验真)。 👜

3️⃣ 二手平台同香港社会文化

香港人有几个特点,令二手市场特别有潜力:

  • 地方细:屋企细,经常要清屋。 🛋️
  • 生活节奏快:新嘢更新得快,好多人用咗几次就唔要。
  • 年轻人环保意识高:Z 世代、千禧世代比较接受二手。
  • 港人精打细算:想悭钱买平货,又想将唔要慨嘢变现。 💰

4️⃣ 挑战同机遇

挑战⚠️

  • 假货问题:买二手名牌,最怕中伏。
  • 信任感不足:买卖双方唔一定认识,容易有纠纷。
  • 物流成本:送件可能贵过件货本身价值。
  • 文化偏见:有啲人觉得「用人哋用过慨嘢」唔舒服。

机遇💡

  • 绿色消费潮流:政府推动减废、回收,社会接受度会提升。
  • 科技加持:AI 验货、区块链追踪产品来源,有助提升信任。
  • 跨境市场:香港二手市场可以连接大湾区,拓展更大用户群。

5️⃣ 小编总结📝

循环经济唔只系环保slogan,而系一个商业机会。二手平台正正系循环经济慨落地应用,帮社会减少浪费之余,仲可以创造新价值。

香港市场虽然有挑战(假货、文化接受度等),但随住年轻人消费观念改变,加上ESG(环境、社会、管治)潮流推动,未来二手平台一定会越嚟越mainstream。 🚀

小编觉得,如果你屋企真系有好多唔用慨嘢,唔好净系丢去堆填区,试下上二手平台放售,可能仲帮到有需要慨人,自己又赚返少少钱,一举两得呀! 💡♻️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