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中风(Stroke)
🧠 中风全攻略(香港版)
中风系香港主要死亡同致残原因之一,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每年有数千宗新个案,当中不少患者因为延误治疗而增加死亡率或长期残疾。小编曾经亲眼见过亲人中风,短短几分钟就改变咗一生,所以深知「争分夺秒」慨重要性。
中风系因为脑部血液循环突然中断,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主要分为两大类:
-
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
- 占香港中风病例约80%
- 原因:血管被血栓阻塞(血块、动脉粥样硬化)
-
出血性中风(Hemorrhagic Stroke)
- 占约20%
- 原因:脑血管破裂(高血压、脑动脉瘤、血管畸形)
1️⃣ 中风高危因素(香港常见情况)
- 高血压(香港成年人患病率高)
- 高胆固醇及动脉粥样硬化
- 糖尿病
- 吸烟(包括二手烟)
- 心房颤动(AF,容易产生血栓)
- 肥胖、缺乏运动
- 过量饮酒
- 长期压力
2️⃣ 如何辨认中风(FAST 检测法)
香港医护人员推广「FAST」口诀,方便市民识别中风征兆:
- F (Face) :笑时一边面下垂
- A (Arm) :举手时一边手无力
- S (Speech) :说话含糊、词不达意
- T (Time) :立即打999 求救,时间=脑细胞
任何怀疑中风慨情况,都要即刻送院,唔好等!
3️⃣ 急性期治疗(争分夺秒)
⏱ 缺血性中风
-
静脉注射溶栓药(tPA)
- 必须在发病后4.5 小时内使用
- 功能: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 香港公立医院急症室可进行,但需经CT/MRI排除出血性中风
-
机械取栓术(Thrombectomy)
- 适合大型血管阻塞,发病后6-24 小时内可考虑
- 透过导管将血栓取出
- 香港部分大型医院(如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有提供
💥 出血性中风
- 控制血压、减少脑压(使用降压药、甘露醇等)
-
手术止血与减压
- 清除血肿、修补动脉瘤或血管畸形
- 加护病房监测
4️⃣ 住院后治疗与康复
🩺 医学管理
- 控制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胆固醇)
- 预防再次中风(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抗凝血药如华法林、DOACs)
🏃♂️ 复康治疗
- 物理治疗(PT) :改善肢体活动能力
- 职业治疗(OT) :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言语治疗(ST) :改善语言与吞咽功能
- 心理支援:处理抑郁与焦虑,帮助适应新生活
🏥 香港康复资源
- 公立医院复康病房(需轮候)
- 社区康复日间中心(由社会福利署或非牟利机构运作)
- 私家物理治疗诊所(弹性大、费用较高)
5️⃣ 中风后长期管理(小编贴士)
- 严格控制血压(目标<130/80 mmHg)
- 定期覆诊跟进血糖、胆固醇
- 戒烟戒酒
- 均衡饮食(少盐少油,多蔬果全谷)
- 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
- 注意心理健康(加入患者支援小组)
小编提醒:中风患者头一年复发风险最高,任何新症状都要立即求医。
6️⃣ 香港市民常见迷思
-
「等一阵睇下会唔会好返」 ❌
中风系医疗急症,时间越拖,脑损伤越大。 -
「食保健品可以代替药物」 ❌
保健品并无临床证据可预防/治疗中风,反而延误正规治疗。 -
「出血性中风唔使再食药」 ❌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同样重要,否则仍有复发风险。
7️⃣ 小编总结
中风发作时,每分钟都有数以百万计脑细胞死亡。香港慨医疗系统已经有完善慨急救同复康资源,但关键系市民要懂得尽快送院,并在康复期严格管理危险因素。小编建议大家平时要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糖、胆固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减低中风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