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结膜炎(Conjunctivitis)
结膜炎治疗全攻略(香港篇)
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指覆盖眼白和眼皮内侧的透明膜——结膜发炎,常见症状包括红眼、痕痒、流泪、异物感、分泌物增加及眼皮肿胀。虽然结膜炎大多属轻至中度眼疾,但不同成因的治疗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影响视力。
在香港,结膜炎全年都有机会出现,尤其是春夏季气候潮湿、尘螨及花粉较多,或流感、腺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流行时,病例会明显增加。
小编参考了香港卫生署、医院管理局及国际眼科资料,将结膜炎的成因、治疗及本地就诊资讯整理如下。
一、结膜炎的主要类型与成因
-
病毒性结膜炎
- 常见致病源:腺病毒(Adenovirus)
- 传染性高,可经飞沫、接触传播
- 常伴随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咙痛)
- 症状:双眼红、流泪多、异物感、透明水样分泌物
-
细菌性结膜炎
- 致病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 传染性中等,可因手部接触、化妆品、共用毛巾传播
- 症状:黄色或绿色浓稠分泌物、眼皮黏住、红肿
-
过敏性结膜炎
- 原因:花粉、尘螨、动物毛屑、化妆品等过敏原
- 非传染性,常与鼻敏感、哮喘同时出现
- 症状:严重痕痒、流泪、眼皮肿胀、伴打喷嚏
-
其他类型
- 化学性结膜炎(化学品、氯水刺激)
- 慢性结膜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干眼症等)
二、治疗方法(按成因分类)
结膜炎的治疗必须针对病因,否则可能无效甚至恶化。
1. 病毒性结膜炎
- 无特效药物,多数1-2星期内自行痊愈
- 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
- 冷敷减轻红肿与不适
- 使用人工泪液(不含防腐剂)
- 严格个人卫生,避免传染
- 注意:如伴随视力下降、畏光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排除角膜炎等并发症
2. 细菌性结膜炎
- 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氯霉素、红霉素)
- 一般使用7-10天,症状通常数天内改善
- 注意完成整个疗程以防复发
- 严重病例需口服抗生素(由医生评估)
3. 过敏性结膜炎
- 抗组胺眼药水(如Olopatadine)
- 肥大细胞稳定剂(预防过敏反应)
- 避免接触过敏原
- 冷敷减痒
4. 化学性结膜炎
- 立即大量冲洗眼睛(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
- 严重刺激需急症室处理,防止角膜损伤
三、香港治疗资源与费用
公立医院/普通科门诊
- 优点:费用低(普通科门诊约$50,专科门诊约$135)
- 缺点:轮候时间较长,急症室适合严重或突发情况
私家眼科/普通科诊所
- 优点:等候时间短,可即日诊治
- 缺点:收费约$300-$800(视乎药物及诊所)
💡小编贴士:
若怀疑为细菌性结膜炎,及早就医可避免病情恶化及传染;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同时处理过敏源,例如更换枕头套、使用防尘螨床上用品。
四、日常护理与预防
- 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
- 不共用毛巾、化妆品
- 配戴隐形眼镜者要遵守清洁规范
- 外出戴太阳眼镜减少风尘刺激
- 过敏季节减少户外活动或佩戴口罩及眼镜
五、何时必须立即求医?
- 视力突然下降
- 眼部剧痛、畏光
- 眼睛外伤或接触化学品
- 症状在治疗数天后无改善或恶化
💬小编话你知:
很多香港人一见「红眼」就自行去药房买眼药水,但选错药可能适得其反,例如病毒性结膜炎使用含类固醇药水会令病毒繁殖更快。最安全的方法是先让医生检查,确定成因再对症下药。尤其是佩戴隐形眼镜人士,更要小心角膜感染的风险。
⚠️ 免责声明<br>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