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脂肪肝(Fatty Liver)
🥼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 ,属于肝脏代谢异常的一种表现。
在香港,脂肪肝可分为两大类:
- 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AFL) :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
-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与饮酒无关,常见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香港尤其常见,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本地成人脂肪肝患病率约27%-30% ,而且有年轻化趋势。
🔍 香港常见脂肪肝成因
小编整理本地医学资料后,常见原因包括:
- 肥胖与内脏脂肪过多(本地BMI≥25属超重)
- 糖尿病及胰岛素阻抗
- 高血脂症(高三酸甘油脂、高胆固醇)
- 不良饮食习惯(高糖、高油、高热量饮食)
- 缺乏运动
- 长期大量饮酒(男士每周> 14 标准杯、女士> 7 标准杯)
- 药物副作用(如部分类固醇、化疗药、抗病毒药等)
- 快速减重或营养不良(反常情况下也会引发脂肪肝)
⚠️ 脂肪肝的分期与风险
脂肪肝并非单纯「肝脏有油」这么简单,它可能进一步恶化:
-
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Steatosis)
- 早期,肝脏有脂肪堆积但没有明显炎症或纤维化。
-
脂肪性肝炎(Steatohepatitis)
- 脂肪堆积伴随肝脏炎症(NASH或ASH)。
-
肝纤维化(Fibrosis)
- 长期炎症引起肝组织纤维化。
-
肝硬化(Cirrhosis)
- 肝脏结构被破坏,功能衰退,甚至发展成肝癌。
🏥 香港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小编提醒:目前没有针对脂肪肝的特效药,治疗重点是改善生活方式、控制病因、监测肝功能。
1.生活与饮食调整(核心治疗)
根据香港医管局与国际肝病学会(AASLD、EASL)指引:
(1)减重
- **建议减少体重5%-10%**可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含量与炎症。
- 采取渐进式减重(每周减0.5-1公斤),避免过快减重导致病情恶化。
(2)均衡饮食
- 地中海式饮食:多蔬果、全谷物、深海鱼、橄榄油;少红肉、少糖饮品。
- 减少糖分摄取:尤其是果糖(汽水、果汁、糖水)。
- 减少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少吃炸物、曲奇、加工零食。
- 适量蛋白质:可选鱼类、去皮鸡肉、豆类。
(3)增加运动量
-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踩单车)。
- 结合有氧运动与阻力训练,有助减少内脏脂肪。
2.戒酒与避免肝毒性物质
-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完全戒酒。
- 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与中草药(部分中药可能伤肝,如何首乌、土茯苓)。
3.控制相关慢性疾病
- 糖尿病:控制血糖可减少脂肪肝恶化。
- 高血脂症:使用降脂药(如他汀类)不但安全,还能减少心血管风险。
- 高血压:保持血压于正常范围。
4.药物与补充剂(需医生评估)
目前针对脂肪肝的药物多属实验或辅助性质:
- 维他命E (特定非糖尿病NASH患者,需医生监测)
- 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适用于糖尿病伴NASH患者)
- 奥利司他(Orlistat) :辅助减重,但需注意副作用
- 新型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对减重与肝脏脂肪改善有潜力,但香港尚未普遍用于脂肪肝
5.监测与随访
- 血液检查:肝功能(ALT、AST)、血糖、血脂
- 腹部超声波:评估脂肪肝程度
- 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 :检查肝纤维化程度(香港大型医院与部分私家诊所均可提供)
- 有肝硬化风险者:每6个月做一次超声波+ 甲胎蛋白(AFP)检查,监测肝癌
🏥 香港治疗途径
-
公立医院
- 普通科医生转介至内科/肝脏专科
- 提供超声波、FibroScan、血液检查
-
私家医疗
- 检查速度较快,可同日完成验血与影像检查
- 提供个人化营养与运动计划
🚨 脂肪肝的风险与并发症
-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癌
-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 肝功能衰竭(晚期)
💡 小编贴士
- 不要以为脂肪肝「无痛就无事」 ,它可能是肝癌的前奏。
- 减重是唯一有实证的逆转方法,药物只是辅助。
- 戒酒戒糖是关键,尤其是汽水、奶茶、糖水这些「隐形杀手」。
- 养成运动习惯,即使体重正常但缺乏运动,也可能有脂肪肝。
- 定期检查,特别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
💬小编总结:
脂肪肝在香港已经非常普遍,而且和都市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它不单影响肝脏健康,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风险。虽然没有「特效药」,但透过减重、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酒戒糖、控制三高,大部分脂肪肝患者都能改善甚至逆转病情。关键是及早行动,不要等到肝硬化才后悔。
📌 免责声明<br>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