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黄斑部病变(Macular Degeneration)
黄斑部病变治疗全攻略(香港篇)
黄斑部病变(Macular Degeneration),又称黄斑点病变,是眼睛视网膜中央的黄斑部出现病变,导致中央视力受损。黄斑部是我们视觉最精细的部分,负责阅读、辨认人脸、分辨颜色等精密视觉功能,一旦受损,虽然周边视力仍在,但中央视线会出现模糊、变形或黑影。
在香港,黄斑部病变是50岁以上人士常见的视力威胁之一。根据香港眼科学会资料,黄斑部病变是本港长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以老年黄斑部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最常见,又可细分为干性与湿性两种。
一、黄斑部病变的类型
-
干性(Dry AMD)
- 占约80-90%病例
- 黄斑部细胞逐渐退化、积聚「玻璃样小点」(Drusen),视力缓慢下降
- 进展较慢,但可能演变成湿性
-
湿性(Wet AMD)
- 占约10-20%病例,但致盲速度快
- 视网膜下长出异常血管(脉络膜新生血管),容易渗漏血液或液体,破坏黄斑部
- 视力可在数周至数月内严重下降
二、成因与高危因素
- 年龄(50岁以上风险显著增加)
- 家族病史
- 吸烟(风险增加2-4倍)
- 高血压、高胆固醇
- 长期暴露于强光或紫外线
- 不均衡饮食(缺乏叶黄素、玉米黄素)
💡小编贴士:
香港人口老化严重,加上都市人户外活动少、饮食偏油盐,黄斑部病变有年轻化趋势。
三、治疗目标
黄斑部病变无法完全治愈,治疗目标是:
- 减慢病情恶化
- 稳定或改善部分视力
- 预防干性转为湿性
四、干性黄斑部病变治疗
目前没有药物可逆转干性黄斑部病变,但可透过营养补充与生活调整延缓恶化。
1. 抗氧化营养补充(AREDS2配方)
-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研究显示,叶黄素、玉米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铜等组合可减低中晚期AMD恶化风险
- 香港药房及眼科诊所普遍有售,常见品牌如Ocuvite、PreserVision
- 适合中期或晚期干性AMD患者(早期效果不明显)
2.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
- 均衡饮食,多吃深绿色蔬菜、鱼类
- 戴防UV太阳眼镜
- 控制血压与胆固醇
五、湿性黄斑部病变治疗
湿性AMD恶化速度快,必须及时治疗,否则短时间内可能丧失中央视力。
1.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注射
- 抑制异常血管生长,减少渗漏
- 常用药物:
- Lucentis(Ranibizumab)
- Eylea(Aflibercept)
- Avastin(Bevacizumab,属癌症用药但可「离标」使用于AMD)
- 治疗方式:
- 初期每月注射一次,数月后可延长间隔
- 香港费用:
- 公立医院:需符合资助条件,部分医院有药物资助计划
- 私家医院:每针约港币$7,000-$15,000(视药物而定)
2. 光动力疗法(PDT)
- 注射光敏剂,再用低能量雷射照射异常血管,使其闭塞
- 适用于特定类型湿性AMD
- 在香港私营眼科中心有提供,费用约港币$15,000-$25,000/次
3. 激光光凝术
- 高能量雷射烧灼异常血管
- 适合血管位置较周边的患者(容易影响视力,现时已少用)
六、香港医疗资源与费用比较
医疗类别 | 优点 | 缺点 | 费用(单眼) |
---|---|---|---|
公立医院 | 费用低、医疗团队齐全 | 轮候时间长、药物选择有限 | $100-$500(如符合资助条件) |
私家医院/诊所 | 等候短、药物选择多、可即时治疗 | 费用高 | 注射约$7,000-$15,000/针,PDT约$15,000-$25,000 |
七、视力康复与辅助工具
- 放大镜、高清阅读灯
- 大字体电子设备
- 视觉复康训练(香港失明人协进会等机构提供)
八、日常自我检测
- 阿姆斯勒方格(Amsler Grid) :每日用单眼观察方格,检查线条是否变形或缺失
- 若发现异常,立即求医
💬小编话你知:
湿性黄斑部病变在香港不少患者延误治疗,原因是初期只觉得「看东西有点歪」,以为只是老花或眼镜度数变了。其实黄斑部病变属时间敏感型疾病,愈早接受治疗,保留视力的机会愈高。尤其是有家族病史或吸烟长者,建议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 免责声明<br>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