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买楼前必做的十项功课》|编:李子升
🏠 买楼前必做的十项功课
小编亲身踩过坑,帮你整理最实用的置业清单!
香港人对「上车」两个字可以话系又爱又恨。楼价高企,人人都话「有瓦遮头先至安心」。但买楼唔系去超市买餸,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个决定可能影响你成世。小编睇过唔少朋友「冲动上车」,结果供楼压力爆煲或者买错楼盘,真系后悔莫及。所以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买楼前必做慨十项功课,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置业,唔好变成「楼奴」。
1️⃣ 评估自己财务能力💰
重点:搞清楚你慨真实负担力
- 收入稳定性:唔好只睇基本人工,要计埋花红、兼职收入会否稳定。
- 供楼压力测试:银行一般跟金管局规定,要确保供楼占入息比率唔超过50-60%。小编建议自己做压力测试,假设利率再加2-3厘,你仲顶唔顶得顺?
- 生活开支:唔好以为供得起就可以,仲要留一笔日常生活费、医疗、旅游甚至养小朋友慨开支。
👉 小编贴士:唔少人忽略「装修费」,几十万系走唔甩,一定要预埋!
2️⃣ 存好首期资金🏦
香港银行对首置买家一般要求首期最少10%-20%,视乎楼价同按揭成数。以一层800万慨单位为例,首期起码要百几万。除咗首期,仲要准备:
- 印花税
- 律师费
- 代理佣金
- 杂费(例如楼契登记费、按揭保险费)
👉 小编建议:最好有额外一年的供款储备,万一失业或者收入减少,都唔会即刻爆煲。
3️⃣ 做足楼市资料搜集🔍
唔好听朋友一句话就冲去买,一定要自己做功课:
- 地段分析:交通、配套、校网、未来规划。
- 成交纪录:上差饷物业估价署网站睇实际成交价,唔好盲信地产经纪口供。
- 租金水平:如果打算收租,要比较租金回报率。
👉 小编提醒:好多新盘「开价策略」会用低价单位吸引眼球,但实际主力推高层、靓景单位,价钱相差好大。
4️⃣ 了解按揭安排📝
买楼大部分人都要借按揭:
- 成数:首置普遍最多9成,二置就会低好多。
- 供款期:最长30年,但要睇自己年龄。
- H按vs P按:要比较银行优惠、现金回赠同利率走势。
👉 小编建议:唔好只睇银行广告,最好搵几间银行比较,甚至搵按揭中介帮手,可能争几厘息都差好多钱。
5️⃣ 清楚自己买楼目的🎯
- 自住:要考虑生活便利、学校、交通。
- 投资:要睇租金回报、升值潜力。
- 长远规划:将来会唔会结婚、生小朋友、同父母同住?
👉 小编提醒:唔好今日话投资、听日又话自住,目的唔清晰好容易买错盘。
6️⃣ 睇楼技巧👀
- 楼龄:太旧慨楼可能要面对维修基金爆煲问题。
- 座向:香港夏天好热,西晒单位要小心。
- 景观:海景、开扬景固然好,但要留意未来会唔会有新楼挡住。
- 管理费:唔同屋苑差好多,每月负担要计清楚。
👉 小编经验:有时候平啲慨单位,管理费反而贵过豪宅,因为单位少但设施多。
7️⃣ 准备法律文件📑
买楼涉及好多法律程序:
- 临时买卖合约
- 正式买卖合约
- 楼契登记
👉 小编建议:一定要搵信得过慨律师楼,唔好为悭几千蚊而将来出事。
8️⃣ 考虑政策影响⚖️
香港楼市受政策影响好大:
- 辣招:印花税、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
- 供楼压力测试:限制咗借贷能力。
- 土地供应政策:会影响未来供应量。
👉 小编提醒:政策随时改变,入市前一定要睇清楚最新安排。
9️⃣ 预留装修及杂费🛠️
好多买家一心谂住首期同供款,但忽略咗:
- 装修费
- 家俬电器
- 搬屋费
👉 小编经历:朋友买楼时冇预算装修,最后要借卡数,搞到供楼同时仲要还卡数,压力爆棚。
🔟 心态准备🧘
最后最重要系心理建设:
- 楼价唔会永远升,要接受可能跌价。
- 唔好跟风,唔系人买你就要买。
- 量力而为,买楼系为咗改善生活,而唔系牺牲晒生活质素。
👉 小编寄语:买楼系人生大事,唔系一时冲动。做足功课,先至可以安心上车。
🙋 小编总结:
买楼前真系要谂清楚,唔单止系钱慨问题,仲有生活、家庭同未来规划。十项功课全部做好,先好落决定。千祈唔好心急,因为「买错楼」真系比「买贵楼」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