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小贴士】楼上水管漏水,怎样处理才妥当?
🏢 为何香港楼宇常有上层水管漏水?
香港大部分住宅是高层大厦,水管多为:
- 隐藏式喉管(埋在墙内或地板)
- 天花走喉(厨房、浴室常见)
一旦上层水管漏水,水会沿墙壁或天花渗下,直接影响下层住户。
常见原因包括:
- 老化腐蚀(尤其钢喉、铁喉)
- 喉管接驳位松脱(如喉箍松)
- 防水层失效(厨厕地台渗水)
- 装修施工损坏喉管
💡小编观点:香港楼龄普遍偏高,30 年以上楼宇水管问题高发,处理时要着眼「彻底维修+ 防止复发」。
⚠️ 上层漏水的潜在影响
- 结构损坏:长期渗水可令钢筋生锈、混凝土剥落
- 霉菌滋生:影响室内空气质素,诱发鼻敏感、哮喘
- 电路危险:渗水接触电线或插座可引致短路、触电
- 邻里关系恶化:处理不及时易引发纠纷
🛠️ 处理上层水管漏水的步骤(香港版)
1️⃣ 先观察与记录
- 拍照/ 拍片记录渗水位置、时间、严重程度📸
- 记下渗水是否在用水时才发生(帮助判断原因)
2️⃣ 立即通知上层住户
- 以礼貌口吻表明情况,避免一开始就指责
- 建议上层暂停相关用水(如浴室、洗衣机)
3️⃣ 联络物业管理处/ 业主立案法团
- 请物业安排检查,协助联络上层并协调维修
- 部分屋苑有维修基金,可补贴维修费用
4️⃣ 寻求专业检测
- 香港屋宇署认可人士/ 注册水喉匠<br>可用湿度仪、压力测试、染色测试找出漏水源
- 若上层拒绝检查,可透过物业或屋宇署协助
5️⃣ 确定责任与维修
- 喉管属私人单位范围→ 上层业主负责维修
- 属公共部分(水表前喉管、总水管) → 由大厦管理公司/ 法团负责
- 建议双方签书面协议列明责任与费用分担
6️⃣ 后续防霉与修复
- 维修后检查墙身湿度,确保完全干透才重新批荡、油漆
- 可加防水涂层,减少再次渗水时的影响
📜 香港法律与责任
根据《建筑物管理条例》及相关案例:
- 单位内专用部分的水管漏水→ 该单位业主有责任维修及赔偿
- 公共部分漏水→ 由法团或物业公司负责
- 若双方争议,可向小额钱债审裁处(索偿上限$75,000)或地方法院提出诉讼
- 屋宇署的「渗水投诉热线」可协助技术检测及发出修葺令
💡 小编私房沟通技巧(避免邻里翻脸)
- 先礼后兵:先表明理解对方未必知道漏水,邀请对方一同检查
- 共同解决:提出可一起找第三方检测,费用可先平分
- 书面确认:维修时间表、费用分担、后续验收结果要有书面记录
- 保持纪录:所有对话、通知信、维修单据留底,以防日后争议
📋 小编真实案例分享
九龙一位业主发现厨房天花渗水:
- 步骤1 :拍片纪录滴水情况
- 步骤2 :通知上层住户,双方同意找注册水喉匠检查
- 步骤3 :发现是上层洗衣机排水喉老化裂开
- 步骤4 :由上层负责更换喉管并承担下层油漆修复费
- 成果:3 日内完成维修,邻里关系无损👍
✅ 小编防漏与应变建议
- 定期检查自家喉管,特别是楼龄超过20 年的单位
- 厨房、浴室用防水胶封好边位,减少渗水机会
- 下层发现渗水要尽早行动,避免扩大损毁
- 若对方拒绝维修,可透过物业、法团或屋宇署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