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肌腱炎(Tendinitis)

肌腱炎治疗全攻略(香港篇)

肌腱炎(Tendinitis)是指肌腱因反覆使用、受伤或退化而出现的炎症或刺激,常见于肩膀、手腕、手肘、膝盖、脚踝等位置。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重要组织,一旦发炎,不但会引起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长期不理更可能演变成肌腱退化或断裂。

作为小编,我结合香港本地医疗资讯及国际医学文章,为大家拆解肌腱炎的治疗方法及复康重点。


一、成因与高危族群

肌腱炎通常与过度使用重复性动作有关,例如:

  • 长时间打字、使用滑鼠(手腕肌腱炎)
  • 经常提重物或搬运(肩袖肌腱炎、肘部肌腱炎)
  • 运动过度(跑步、羽毛球、网球等运动员)
  • 年龄增长(肌腱弹性下降,修复能力变差)

香港都市人由于工作节奏快、运动姿势不当或缺乏热身,肌腱炎的病发率相当高。


二、非手术治疗(保守疗法)

大部分肌腱炎患者在初期可透过保守疗法有效改善。

1. 休息与减少负荷

  • 停止或减少引起疼痛的动作,让肌腱有时间修复。
  • 工作中可调整姿势或更换工具,例如符合人体工学的滑鼠或键盘。

2. 冰敷与热敷

  • 急性期(头48小时) :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数次,减少肿胀与炎症。
  • 慢性期或复康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修复。

3. 药物治疗

  •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s) :如布洛芬(Ibuprofen)、拿普生(Naproxen),可口服或外用。
  • 外用药膏或贴布:含有消炎成分,局部缓解。

在香港,NSAIDs 可在药房购买低剂量版本,高剂量或长期使用需医生处方。

4. 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

  • 伸展与强化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及肌腱承受力。
  • 超声波治疗、电疗、震波治疗(Shockwave Therapy) :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修复。
  • 贴扎技术(Kinesio Taping) :减轻负荷并提供支撑。

香港公立医院物理治疗轮候时间较长,私营诊所一次收费约港币300-800元不等。


三、注射治疗

当保守疗法无法改善或疼痛影响生活时,医生可能建议注射治疗。

1. 类固醇注射(Corticosteroid Injection)

  • 消炎止痛效果快,但过度使用可能削弱肌腱组织,增加断裂风险。
  • 一般不建议同一部位一年内注射多于2-3次。

2. 富含血小板血浆注射(PRP Therapy)

  • 从患者自身血液提取高浓度血小板,注射到发炎部位,促进修复。
  • 在香港属自费疗程,费用约港币3,000-8,000元一次。

四、手术治疗

手术通常是最后选项,适用于:

  • 长期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
  • 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
  • 出现钙化性肌腱炎且钙化物严重影响活动

常见手术包括:

  • 清除发炎或钙化组织
  • 修补或重建肌腱
  • 关节镜微创手术

香港公立医院手术费用低,但轮候时间长;私家医院收费视乎手术复杂度,可达数万港元。


五、复康与预防

  • 循序渐进运动: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
  • 正确热身与伸展:特别是在运动前后。
  • 维持肌肉力量与柔韧性:减低肌腱负荷。
  • 工作环境调整:符合人体工学,减少长期重复动作。

香港医疗资源小贴士

  • 公立医院骨科或物理治疗门诊:需经家庭医生转介,费用低廉但轮候时间长。
  • 私家诊所及物理治疗中心:收费较高但等候时间短,适合急性疼痛或需密集治疗人士。
  • 运动创伤中心:针对运动员或经常运动人士,提供专业康复训练。

💬小编话你知
肌腱炎如果能及早处理,大多数人可以在几星期到几个月内康复,但若忽视症状、硬撑运动或工作,炎症可能变成慢性,甚至导致肌腱退化或撕裂。香港的医疗资源虽然多元,但建议大家及早求医,并配合物理治疗与生活调整,才能真正断尾。


⚠️ 免责声明<br>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