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腹泻(Diarrhoea)
🥼 什么是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加(一般成人每日3次以上)、粪便水分含量明显增加(稀便或水样便)、或粪便重量增加的情况。
在香港,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持续少于14天)与慢性腹泻(持续4周或以上)。
🔍 香港常见腹泻原因
根据香港医管局、卫生防护中心及国际医学期刊资料,小编整理如下:
1.急性腹泻(最常见)
-
病毒感染
-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常见于学校及安老院舍爆发。
-
细菌感染
-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E. coli)、志贺氏菌、弧菌(霍乱弧菌、肠炎弧菌)。
-
食物中毒
- 香港炎夏湿热,食物容易变坏或受污染。
-
寄生虫感染
- 蛔虫、贾第鞭毛虫等。
2.慢性腹泻
- 肠躁症(腹泻型,IBS-D)
-
炎症性肠病(IBD)
-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
吸收不良
- 乳糖不耐症、乳糜泻(Celiac disease)。
-
药物副作用
- 抗生素、化疗药、镁盐泻剂等。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肠道肿瘤
⚠️ 常见症状与并发症
- 稀便或水样便
- 腹痛、腹胀
- 恶心、呕吐
- 发烧
- 脱水(口渴、尿量减少、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
- 血便(提示肠道发炎或出血)
🏥 香港腹泻治疗方法
小编提醒:治疗腹泻的重点是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防止并发症、针对病因。
1.补液与维持电解质平衡(最重要)
-
口服补液盐(ORS)
- 可在香港药房购买(如Hydralyte、Pedialyte),特别适合儿童、长者。
-
自制补液(暂时应急)
- 1公升煮沸冷却水+ 6平茶匙糖+ 0.5平茶匙盐(比例要准确)。
-
避免脱水饮品
- 浓茶、咖啡、酒精会加重脱水。
2.饮食建议(BRAT原则)
- B anana(香蕉):补钾、易消化
- R ice(白饭、粥):提供能量,减少肠道负担
- A pple sauce(苹果蓉):含果胶,有助固便
- T oast(烤面包):低脂低纤,有助肠道休息
- 避免高油、高糖、乳制品及高纤食物(短期内)。
3.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因与医生指示)
(1)止泻药
- 洛哌丁胺(Loperamide):适合非感染性腹泻(如IBS-D),但避免在怀疑细菌感染或血便时使用,以免延迟病原排出。
(2)抗生素
- 只在确定细菌性腹泻且症状严重时使用(如志贺氏菌、霍乱)。
- 香港常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需医生处方)。
(3)益生菌
- 部分研究显示可缩短病毒性腹泻病程(乳酸菌、双歧杆菌)。
4.治疗慢性腹泻
- IBS-D :止泻药、低FODMAP饮食。
- 炎症性肠病: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公私营医疗均有)。
- 食物不耐症:避免致敏食物(如乳糖)。
- 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
🏥 香港检查与诊断流程
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及病程安排检查:
- 大便检查(培养、寄生虫检查、隐血测试)
- 血液检查(炎症指标、电解质、甲状腺功能)
- 大肠镜检查(慢性腹泻、有警号症状或高危人士)
- 乳糖耐受测试
公立医疗:普通科门诊→ 内科/胃肠肝脏科
私家医疗:可更快安排检查及即日化验
🚨 警号症状(需立即求医)
- 高烧(>38.5°C)
- 血便或黑便
- 严重脱水(尿量极少、极度口渴、头晕)
- 持续呕吐
- 体重急降
- 慢性腹泻伴有夜间症状
💡 小编贴士
- 急性腹泻多数可自限,但重点是避免脱水。
- 不要乱用止泻药,尤其怀疑感染时。
- 外出饮食要注意卫生,避免进食未煮熟的海鲜或生肉。
- 旅行前准备ORS与常用药,特别是到高风险地区。
- 慢性腹泻一定要检查,因为可能是炎症性肠病或肿瘤的早期信号。
💬小编总结:
腹泻在香港四季都可能出现,尤其夏天与外游后更常见。大部分急性腹泻经补液与适当饮食能自行痊愈,但若出现警号症状或持续恶化,必须尽快求医。慢性腹泻更要排除严重疾病,并针对病因治疗。
📌 免责声明<br>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