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麻疹(Measles)
【麻疹】香港治疗与预防大全|症状、护理、疫苗资讯一次看清
大家好,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谈谈一种虽然在香港已经相对少见,但仍存在爆发风险、而且传染力极高的疾病——麻疹。根据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CHP)资料,麻疹属于法定须呈报传染病,过去几年香港曾因输入个案引起社区感染。虽然疫苗普及令麻疹病例大幅下降,但对于未接种疫苗、免疫力低下、或来自麻疹流行地区的人士,仍有感染风险。
小编参考了香港医院管理局(HA)、卫生防护中心(CHP)、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的资料,整理出一篇麻疹治疗与预防懒人包,让大家一次了解这个传染性超高的疾病。
什么是麻疹?
- 病原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 传染途径:经飞沫、空气、直接接触鼻咽分泌物
- 潜伏期:通常为10–12 天
- 传染期:出疹前4 天至出疹后4 天传染力最强
麻疹的传染性极高,如果一个易感者(没有免疫力)接触到麻疹患者,感染机率可达90% 。
麻疹的症状与病程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麻疹的典型病程分为三期:
1. 前驱期(Prodromal phase)
- 持续高烧
- 咳嗽、流鼻水、结膜炎(俗称「三C」症状)
- 口腔内出现Koplik斑(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
2. 出疹期(Exanthem phase)
- 红疹由面部及耳后开始,1–2天内蔓延至躯干和四肢
- 皮疹呈融合性,持续约5–7 天
3. 恢复期
- 皮疹逐渐消退,可能出现皮肤脱屑
- 咳嗽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高危人群
- 婴幼儿(尤其不足12 个月)
- 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士
- 免疫力低下患者(癌症、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孕妇(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或胎儿死亡)
香港麻疹治疗原则
麻疹属于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支持性护理,目标包括:
- 缓解症状
- 预防及处理并发症
- 隔离以防止传播
1. 支持性治疗
退烧与止痛
-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安全且常用
- 避免使用阿士匹灵于儿童及青少年(有雷氏综合症风险)
补充水分与营养
- 多喝水、清汤、果汁,防止脱水
- 清淡易消化饮食
减轻眼部不适
- 避免强光,必要时佩戴太阳眼镜
- 使用人工泪液舒缓干涩
2. 维生素A补充
WHO 建议所有确诊麻疹的儿童补充维生素A,因为它能减低并发症及死亡风险。香港医生会根据年龄及情况决定剂量。
3. 处理并发症
麻疹可引致严重并发症,包括:
- 肺炎(儿童及成人最常见死因之一)
- 中耳炎
- 脑炎(罕见但致命)
- 腹泻及脱水
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氧气治疗、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
香港的麻疹预防
疫苗接种
-
MMR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
香港儿童免疫计划:- 第一剂:12 个月大
- 第二剂:小一入学前
- 未曾接种且没有感染史的成人可补种
- 高危职业(医护人员、机场员工)建议检查免疫状况
暴露后预防
- 在接触麻疹患者后72 小时内接种MMR 疫苗可减低感染风险
- 高危人士(孕妇、免疫力低下、婴儿)可在接触后6 天内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
香港治疗与防控流程(公立vs 私家)
项目 | 公立医疗 | 私家医疗 |
---|---|---|
确诊检测 | 透过血液检测IgM 抗体或病毒核酸检测 | 可快速安排化验,部分诊所即日结果 |
支持性治疗 | 提供退烧药、补液、住院监察 | 同样提供药物及护理,跟进更灵活 |
隔离措施 | 住院患者安排负压病房 | 门诊患者建议在家隔离至传染期结束 |
疫苗接种 | 卫生署母婴健康院及学童计划免费提供 | 私家诊所即时接种,品牌选择更多 |
家居护理贴士(小编重点)
- 患者应留在家中,直到出疹后至少4 天,避免接触易感人群
- 房间保持空气流通
- 勤洗手、使用口罩减低飞沫传播
- 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烧、抽搐或意识改变,应立即送院
小编温馨总结
麻疹的传染力极高,即使在香港这样疫苗覆盖率高的地区,也可能因输入个案引起爆发。治疗以支持性护理为主,预防才是关键——接种MMR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小编提醒大家,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免疫力,可以向医生查询或验血检测,及早补种,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