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鼻窦炎(Sinusitis)
【小编深度解析】香港鼻窦炎治疗与护理全攻略
什么是鼻窦炎?
鼻窦炎(Sinusitis,又称副鼻窦炎)是鼻窦黏膜发炎的疾病,常因感染、过敏或结构性问题引起。鼻窦是位于颅骨内、与鼻腔相通的空腔,正常情况下充满空气并分泌黏液以保护呼吸道。当鼻窦排水受阻、黏液积聚,就容易滋生细菌或病毒,导致发炎。
在香港,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全年可见,但在冬季及初春、流感高峰期或空气污染严重的日子更常发作。
香港常见的鼻窦炎分类
-
急性鼻窦炎
- 病程少于4 星期,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
-
亚急性鼻窦炎
- 病程4-12 星期。
-
慢性鼻窦炎
- 病程超过12 星期,可反覆发作,常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有关。
-
急性加重的慢性鼻窦炎
- 慢性鼻窦炎在短时间内恶化。
常见成因
- 病毒感染(最常见,如感冒病毒)
-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 过敏性鼻炎
- 鼻中隔弯曲、鼻息肉
- 空气污染、烟雾
- 潜水或飞行时气压改变
小编提醒:
在香港,空气潮湿、温差大,加上冷气环境普遍,容易造成黏膜肿胀,增加鼻窦炎风险。
常见症状
- 鼻塞
- 黄绿色鼻涕
- 面部或额头压痛(弯腰时加剧)
- 头痛
- 嗅觉减退
- 后鼻滴漏(黏液流向喉咙)
- 咳嗽(特别是夜间)
- 发烧(细菌感染时较常见)
治疗原则
治疗目标:
- 消除感染与炎症
- 恢复鼻窦通气与引流
- 减少症状与预防并发症
- 防止复发
1. 急性鼻窦炎治疗
(1)对症治疗
-
盐水冲洗鼻腔
- 使用生理盐水或市售鼻腔喷剂,有助清除黏液、减轻鼻塞。
-
鼻用类固醇喷剂(如Fluticasone, Mometasone)
- 减少炎症与肿胀,改善鼻塞与引流。
-
口服减充血剂(Pseudoephedrine)或鼻用减充血喷剂(Oxymetazoline)
- 暂时纾缓鼻塞,但鼻用减充血剂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 日,以免反弹性鼻塞。
-
止痛退烧药(Paracetamol、Ibuprofen)
- 减轻头痛与发烧。
-
多喝水、休息
- 帮助稀释黏液与促进康复。
(2)抗生素的使用
- 大部分急性鼻窦炎由病毒引起,不需要抗生素。
- 若症状持续≥ 10 日未改善、或在初期好转后突然恶化(双峰型病程),医生可能会考虑细菌感染,处方抗生素:
-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ugmentin)
- 大环内酯类(如Clarithromycin, Azithromycin)
⚠️ 小编提醒:
香港医生会根据临床判断及病史开抗生素,乱用只会增加耐药性。
2. 慢性鼻窦炎治疗
- 长期鼻用类固醇喷剂:减少炎症、控制症状。
- 口服抗生素(长疗程,通常3-6 星期):针对细菌感染。
- 抗过敏治疗:控制过敏性鼻炎,减低发作。
-
手术治疗:
-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清除病变组织、改善引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个案。
家居护理与自我管理
- 每天用盐水冲洗鼻腔,保持清洁。
- 室内保持适度湿度(40-60%)。
- 避免吸烟与二手烟。
- 减少接触致敏原(尘螨、花粉、宠物毛)。
- 在空气质素差的日子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 适当运动与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何时应立即求医?
- 高烧(> 39°C)
- 视力模糊、眼睛肿胀或疼痛
- 严重头痛、颈部僵硬
- 意识混乱
- 症状持续超过3 周未改善
这些情况可能表示鼻窦炎已出现并发症(如眼眶蜂窝组织炎、脑膜炎),需要紧急医疗处理。
香港的医疗资源
- 公立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处理中重度或慢性鼻窦炎。
- 普通科门诊/ 私家诊所:诊断与初步治疗。
- 社区药房:购买盐水冲洗套装、鼻喷剂(部分需处方)。
- 专科诊所:提供鼻内窥镜检查及手术治疗。
预防鼻窦炎的小编贴士
- 在感冒初期积极处理鼻塞,避免病情拖延。
- 定期清洁冷气机与滤网,减少尘螨和致敏原。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 冬季或冷气房内可用加湿器,防止黏膜干燥。
- 控制过敏性鼻炎,减少鼻窦炎复发机会。
💡小编总结<br>鼻窦炎虽然常见,但若处理不当,可能会拖成慢性或引发严重并发症。在香港,治疗手段由简单的鼻腔清洗到手术都有,关键是找出成因、及早治疗、持续管理。平日养成良好鼻腔护理习惯,既可减少发作次数,又能提升生活质素。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