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肺炎(Pneumonia)
【小编深度解析】香港肺炎治疗与护理全攻略
什么是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的肺泡发炎,常因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
在香港,肺炎是长者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医管局数据显示,肺炎在本港长期位列主要死因前列。无论是健康成年人、儿童,还是高危群组,都有感染风险。
香港常见的肺炎类型
-
社区型肺炎(CAP)
- 在社区中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
医院型肺炎(HAP)
- 入院48 小时后出现的肺炎,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绿脓杆菌。
-
吸入性肺炎
- 食物、胃液或异物吸入肺部引起,常见于吞咽困难患者。
-
病毒性肺炎
- 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严重时可致命。
常见症状
- 发烧(可高达39°C 或以上)
- 咳嗽(有痰,痰可呈黄绿色或带血)
- 气促/ 呼吸困难
- 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 疲倦、食欲不振
- 长者可能症状不典型,如精神混乱、食欲下降
小编提醒:
如果出现突发高烧、气促或胸痛,尤其是长者、婴幼儿或长期病患者,应尽快求医,因为肺炎进展可很快。
肺炎的治疗原则
治疗取决于致病原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背景(年龄、免疫状况、是否有长期病)。
治疗目标:
- 消除感染
- 缓解症状
- 预防并发症
- 恢复肺功能
1. 细菌性肺炎治疗(抗生素)
-
首选药物(社区型肺炎):
-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ugmentin)
- 大环内酯类(如Clarithromycin, Azithromycin)
- 呼吸氟喹诺酮类(如Levofloxacin)
- 医院型肺炎:可能需使用针剂广谱抗生素(如Piperacillin/Tazobactam、Cefepime、Meropenem),并针对耐药菌。
- 疗程:通常5-7 天(轻症),严重或耐药菌感染可延长至10-14 天。
⚠️ 小编提醒:
切勿自行购买或中途停用抗生素,否则会导致耐药性,令治疗更困难。
2. 病毒性肺炎治疗
- 流感病毒:可用抗病毒药物(Oseltamivir、Zanamivir),需在发病48 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 新冠病毒:根据医管局指引,可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Remdesivir)及支援治疗。
- 其他病毒:多以支持治疗为主(退烧、补水、氧气)。
3. 抗真菌治疗
- 针对真菌引起的肺炎(如念珠菌、曲霉菌),使用专门抗真菌药物(如Voriconazole、Amphotericin B),需专科医生处方。
4. 支持治疗
- 氧气治疗:低氧患者需使用鼻导管或面罩供氧。
- 退烧止痛药:如Paracetamol 减轻不适。
- 补液:防止脱水。
- 祛痰及呼吸物理治疗:帮助清除分泌物。
- 营养支持:尤其是长者与重症患者。
5. 入院与重症治疗
以下情况多需入院:
- 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 92%
- 高烧持续
- 意识混乱
- 血压低
- 有严重长期病(心脏病、肾病、免疫缺陷)
- 影像显示双肺大范围感染
重症患者可能需要:
- 高流量氧气
- 无创或有创呼吸机
- 加强抗生素或合并用药
预防肺炎的小编贴士
-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PCV13 / PPSV23):香港卫生署为高危群组提供资助。
-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减低病毒性肺炎风险。
- 勤洗手、戴口罩,减少接触呼吸道病原。
-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
- 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
香港的医疗资源
- 公立医院急症室:处理重症肺炎。
- 普通科门诊/ 私家诊所:诊断及跟进轻症肺炎。
- 社区药房:可购买支援治疗药物(不能自行购买抗生素)。
- 卫生署疫苗接种计划:提供流感及肺炎球菌疫苗。
💡小编总结<br>肺炎并非只是「严重咳嗽」,它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尤其是长者、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香港有完善的诊断与治疗资源,关键是及早求医、遵从医嘱完成疗程、并做好预防措施。比起治疗,预防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最佳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及并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来源参考自各大医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