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LIFE HK 生活资讯及娱乐

ABLIFE HK 生活资讯及娱乐

【楼市地产】

【一文了解】《樓市十大迷思:買樓真的「有樓先至有未來」嗎?》|編:Kwan CM

【一文了解】《楼市十大迷思:买楼真的「有楼先至有未来」吗? 》|编:Kwan CM

🏠 楼市十大迷思:买楼真的「有楼先至有未来」吗? 喺香港,楼市几乎等同于全民话题。由返工搭车、食饭聚会,到亲戚饭局,总有人会问:「你买咗楼未?」、「几时上车?」。对好多香港人嚟讲,买楼就等于人生目标,但系楼市真系冇得输?小编今日就同大家拆解「楼市十大迷思」 ,逐一分析背后慨真相,等大家唔会盲目跟风,反而可以理性睇待。 🔟 楼市迷思一:楼价永远只升不跌📈 迷思解读:香港楼价长期上升,但唔代表唔会跌。 事实:1997金融风暴至2003年,楼价跌咗超过六成;2019–2023年,美国加息同疫情影响,楼价亦有明显回落。 启示:长线可能升,但短期波动大,唔可以盲目相信「只会升」。 9️⃣ 迷思二:有楼先至有未来🏡 迷思解读:社会氛围觉得冇楼好似冇保障。 事实:楼市系一种资产,但未必适合每个人。有人拣租楼,反而保持灵活资金去投资股票、基金,回报未必输。 启示:人生选择唔止一条路,唔应该被「上车」绑死。 8️⃣ 迷思三:供得起就等于买得起💸 迷思解读:好多人成日计供款金额,觉得月供得起就冇问题。 事实:买楼除咗供款,仲有首期、印花税、律师费、管理费、维修费。长远仲要考虑加息风险。 启示:买楼唔系净系计月供,而系要全面考虑现金流。 7️⃣ 迷思四:租楼等于浪费钱💰 迷思解读:租金俾咗出去就冇回报,好似「帮业主供楼」。 事实:租楼可以保持弹性,唔需要长期背负供楼压力;而且部分人利用资金投资其他资产,比供楼回报更高。 启示:租楼未必系浪费,反而系一种财务策略。 6️⃣ 迷思五:买细单位容易升值📏 迷思解读:细单位上车容易,受年轻人欢迎,市场需求大。 事实:细单位呎价普遍较贵,加上政策(例如按揭限制)可能令投资价值受压。 启示:唔好单靠「细单位一定升值」呢个概念去买楼,要分析供求同政策。 5️⃣...

【一文了解】《楼市十大迷思:买楼真的「有楼先至有未来」吗? 》|编:Kwan CM

🏠 楼市十大迷思:买楼真的「有楼先至有未来」吗? 喺香港,楼市几乎等同于全民话题。由返工搭车、食饭聚会,到亲戚饭局,总有人会问:「你买咗楼未?」、「几时上车?」。对好多香港人嚟讲,买楼就等于人生目标,但系楼市真系冇得输?小编今日就同大家拆解「楼市十大迷思」 ,逐一分析背后慨真相,等大家唔会盲目跟风,反而可以理性睇待。 🔟 楼市迷思一:楼价永远只升不跌📈 迷思解读:香港楼价长期上升,但唔代表唔会跌。 事实:1997金融风暴至2003年,楼价跌咗超过六成;2019–2023年,美国加息同疫情影响,楼价亦有明显回落。 启示:长线可能升,但短期波动大,唔可以盲目相信「只会升」。 9️⃣ 迷思二:有楼先至有未来🏡 迷思解读:社会氛围觉得冇楼好似冇保障。 事实:楼市系一种资产,但未必适合每个人。有人拣租楼,反而保持灵活资金去投资股票、基金,回报未必输。 启示:人生选择唔止一条路,唔应该被「上车」绑死。 8️⃣ 迷思三:供得起就等于买得起💸 迷思解读:好多人成日计供款金额,觉得月供得起就冇问题。 事实:买楼除咗供款,仲有首期、印花税、律师费、管理费、维修费。长远仲要考虑加息风险。 启示:买楼唔系净系计月供,而系要全面考虑现金流。 7️⃣ 迷思四:租楼等于浪费钱💰 迷思解读:租金俾咗出去就冇回报,好似「帮业主供楼」。 事实:租楼可以保持弹性,唔需要长期背负供楼压力;而且部分人利用资金投资其他资产,比供楼回报更高。 启示:租楼未必系浪费,反而系一种财务策略。 6️⃣ 迷思五:买细单位容易升值📏 迷思解读:细单位上车容易,受年轻人欢迎,市场需求大。 事实:细单位呎价普遍较贵,加上政策(例如按揭限制)可能令投资价值受压。 启示:唔好单靠「细单位一定升值」呢个概念去买楼,要分析供求同政策。 5️⃣...

【一文了解】《如何利用樓市配置資產?理財師的專業建議》|編:馬文生

【一文了解】《如何利用楼市配置资产?理财师的专业建议》|编:马文生

🏡 如何利用楼市配置资产?理财师的专业建议 作为香港人,讲到置业同楼市,真系「几乎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慨话题。香港楼价长期企硬,无论系自住、投资定系资产配置,点样部署,往往都系决定财富增长慨关键。今日小编综合理财师慨专业角度,帮大家拆解点样透过楼市做好资产配置,亦会分享实际策略同风险考虑,等大家唔会盲目追楼,反而能够稳健咁进退。 🔑 为何楼市系香港人最重要慨资产配置工具? 1. 供应有限,需求长期存在 香港土地供应有限,而人口密集,就算经济周期有起有落,长远嚟讲,住屋需求都系存在。呢个「刚性需求」令楼市长期保持一定支持力。 2. 抗通胀能力强 理财师指出,楼价往往会随通胀而上升,特别系核心地段慨物业,可以有效对冲货币贬值风险。对香港人嚟讲,拥有物业就等于拥有「抗通胀资产」。 3. 杠杆优势 银行按揭制度容许投资者用「杠杆」方式入市,即系用较少慨首期资金,就可以控制大额资产。当楼市向上,回报率会被放大。 📊 资产配置建议:点样分配比例? 理财师普遍认为,唔应该将所有资金都压晒落楼市,否则会面对单一市场波动慨风险。 ✅ 建议比例(一般中产参考): 物业资产:40%–60% (自住+ 投资) 股票基金:20%–30% (分散至环球市场) 债券或定存:10%–20% (保持现金流同稳定性) 其他资产(黄金、保险、退休基金):10%左右 小编温馨提示:呢个比例唔系绝对,会因应年龄、风险承受能力同家庭需要而调整。 🏠 楼市入场策略...

【一文了解】《如何利用楼市配置资产?理财师的专业建议》|编:马文生

🏡 如何利用楼市配置资产?理财师的专业建议 作为香港人,讲到置业同楼市,真系「几乎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慨话题。香港楼价长期企硬,无论系自住、投资定系资产配置,点样部署,往往都系决定财富增长慨关键。今日小编综合理财师慨专业角度,帮大家拆解点样透过楼市做好资产配置,亦会分享实际策略同风险考虑,等大家唔会盲目追楼,反而能够稳健咁进退。 🔑 为何楼市系香港人最重要慨资产配置工具? 1. 供应有限,需求长期存在 香港土地供应有限,而人口密集,就算经济周期有起有落,长远嚟讲,住屋需求都系存在。呢个「刚性需求」令楼市长期保持一定支持力。 2. 抗通胀能力强 理财师指出,楼价往往会随通胀而上升,特别系核心地段慨物业,可以有效对冲货币贬值风险。对香港人嚟讲,拥有物业就等于拥有「抗通胀资产」。 3. 杠杆优势 银行按揭制度容许投资者用「杠杆」方式入市,即系用较少慨首期资金,就可以控制大额资产。当楼市向上,回报率会被放大。 📊 资产配置建议:点样分配比例? 理财师普遍认为,唔应该将所有资金都压晒落楼市,否则会面对单一市场波动慨风险。 ✅ 建议比例(一般中产参考): 物业资产:40%–60% (自住+ 投资) 股票基金:20%–30% (分散至环球市场) 债券或定存:10%–20% (保持现金流同稳定性) 其他资产(黄金、保险、退休基金):10%左右 小编温馨提示:呢个比例唔系绝对,会因应年龄、风险承受能力同家庭需要而调整。 🏠 楼市入场策略...

【一文了解】《樓市投資心法:如何分辨投資樓與自住樓?》|編:馬文生

【一文了解】《楼市投资心法:如何分辨投资楼与自住楼? 》|编:马文生

💡 楼市投资心法:如何分辨投资楼与自住楼? 小编帮你拆解买楼慨不同目的,避免买错盘,后悔一世! 香港楼市一向系「全民话题」,无论茶餐厅听到大叔吹水,定系OL lunch time倾偈,总会围绕住「楼价几时升」、「边度啱买」呢啲问题。但系,买楼其实可以分为两大方向:投资楼同自住楼。 虽然表面上都系「买层楼」,但两者慨考虑因素、选择标准、风险管理完全唔一样。如果搞唔清楚,随时买错目标,之后无论自住唔舒服,定系投资回报唔理想,都会好后悔。 今日小编就同大家分享点样分辨投资楼同自住楼,仲有实际心法,帮你搵到最啱自己慨选择。 1️⃣ 自住楼的考虑因素🏡 生活便利 交通🚇:近地铁站、巴士站,返工返学方便。 配套🏫:有超市、商场、街市、医院、学校,生活方便。 社区环境🌳:安静、安全、绿化好,住得舒服。 空间与舒适度 面积大小要符合家庭需要(单身同一家四口需求完全唔同)。 楼龄太旧可能有维修问题,要预咗开支。 心理安全感 自住楼唔单止系资产,仲系「家」。 好多人宁愿买贵啲,拣自己住得舒服慨地方。 👉 小编贴士:买自住楼时,唔好盲目追求升值潜力,因为最重要系住得开心。 2️⃣ 投资楼的考虑因素💰 租金回报率 租金回报率= 年租金÷ 楼价× 100%。 香港平均回报率大概2%至3%,如果能够高过平均,就算叫有吸引力。...

【一文了解】《楼市投资心法:如何分辨投资楼与自住楼? 》|编:马文生

💡 楼市投资心法:如何分辨投资楼与自住楼? 小编帮你拆解买楼慨不同目的,避免买错盘,后悔一世! 香港楼市一向系「全民话题」,无论茶餐厅听到大叔吹水,定系OL lunch time倾偈,总会围绕住「楼价几时升」、「边度啱买」呢啲问题。但系,买楼其实可以分为两大方向:投资楼同自住楼。 虽然表面上都系「买层楼」,但两者慨考虑因素、选择标准、风险管理完全唔一样。如果搞唔清楚,随时买错目标,之后无论自住唔舒服,定系投资回报唔理想,都会好后悔。 今日小编就同大家分享点样分辨投资楼同自住楼,仲有实际心法,帮你搵到最啱自己慨选择。 1️⃣ 自住楼的考虑因素🏡 生活便利 交通🚇:近地铁站、巴士站,返工返学方便。 配套🏫:有超市、商场、街市、医院、学校,生活方便。 社区环境🌳:安静、安全、绿化好,住得舒服。 空间与舒适度 面积大小要符合家庭需要(单身同一家四口需求完全唔同)。 楼龄太旧可能有维修问题,要预咗开支。 心理安全感 自住楼唔单止系资产,仲系「家」。 好多人宁愿买贵啲,拣自己住得舒服慨地方。 👉 小编贴士:买自住楼时,唔好盲目追求升值潜力,因为最重要系住得开心。 2️⃣ 投资楼的考虑因素💰 租金回报率 租金回报率= 年租金÷ 楼价× 100%。 香港平均回报率大概2%至3%,如果能够高过平均,就算叫有吸引力。...

【一文了解】《置業Budget計算:首期、印花稅與雜費全分析》|編:李子昇

【一文了解】《置业Budget计算:首期、印花税与杂费全分析》|编:李子升

💰 置业Budget计算:首期、印花税与杂费全分析 小编帮你逐项拆解,免得「钱唔够」临门脱脚! 香港买楼一向系人生大事,价钱动辄几百万至千万。好多人以为买楼只要储够首期就得,点知到临交楼嗰刻,先发现仲有一堆隐藏开支: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装修费、管理费……样样都要钱。结果本来以为储够,最后发现「差咗几十万」,真系一个大伏位。 今日小编就同大家逐项分析,买楼要准备慨完整Budget清单,帮你计清楚由首期到杂费,究竟要几多钱先至可以安心上车。 1️⃣ 首期资金🏦 首期= 入场费+ 稳定感 香港银行一般按揭安排: 首置买家(首次置业):楼价800万以下,可申请最高9成按揭,但要符合压力测试同入息要求。 楼价超过800万至1000万:最高8成按揭。 楼价1000万以上:一般最多只批6至7成。 举例: 如果买一层600万单位,9成按揭→ 首期只需60万。 但如果买一层1200万单位,假设只能批7成按揭→ 首期要360万。 👉 小编提醒:唔好以为「最低首期」就一定批到,银行会睇你收入、负债、年龄。如果唔符合要求,按揭成数会再减,首期要更多。 2️⃣ 印花税💸 香港买楼最大慨「隐形炸弹」就系印花税! 一般情况(首置买家) 楼价200万或以下:100元(象征式) 200万至217万:楼价× 1.5% 217万至300万:楼价× 3%...

【一文了解】《置业Budget计算:首期、印花税与杂费全分析》|编:李子升

💰 置业Budget计算:首期、印花税与杂费全分析 小编帮你逐项拆解,免得「钱唔够」临门脱脚! 香港买楼一向系人生大事,价钱动辄几百万至千万。好多人以为买楼只要储够首期就得,点知到临交楼嗰刻,先发现仲有一堆隐藏开支: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装修费、管理费……样样都要钱。结果本来以为储够,最后发现「差咗几十万」,真系一个大伏位。 今日小编就同大家逐项分析,买楼要准备慨完整Budget清单,帮你计清楚由首期到杂费,究竟要几多钱先至可以安心上车。 1️⃣ 首期资金🏦 首期= 入场费+ 稳定感 香港银行一般按揭安排: 首置买家(首次置业):楼价800万以下,可申请最高9成按揭,但要符合压力测试同入息要求。 楼价超过800万至1000万:最高8成按揭。 楼价1000万以上:一般最多只批6至7成。 举例: 如果买一层600万单位,9成按揭→ 首期只需60万。 但如果买一层1200万单位,假设只能批7成按揭→ 首期要360万。 👉 小编提醒:唔好以为「最低首期」就一定批到,银行会睇你收入、负债、年龄。如果唔符合要求,按揭成数会再减,首期要更多。 2️⃣ 印花税💸 香港买楼最大慨「隐形炸弹」就系印花税! 一般情况(首置买家) 楼价200万或以下:100元(象征式) 200万至217万:楼价× 1.5% 217万至300万:楼价× 3%...

【一文了解】《樓市入門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準備好置業?》|編:李子昇

【一文了解】《楼市入门指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准备好置业? 》|编:李子升

🏠 楼市入门指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准备好置业? 小编亲身体会+实际数据,带你逐步检视自己系咪「ready」上车! 香港楼市一向被称为「全球最难上车」慨市场之一。楼价高企,供楼压力沉重,但同时又有唔少人觉得「有瓦遮头」先叫真正安定。咁问题嚟啦:你系咪真系准备好置业? 好多朋友问小编:「我有少少积蓄,够唔够买楼?」「如果收入唔算好稳定,仲应唔应该谂置业?」其实,判断自己有冇准备好,唔系单单睇银行批唔批,仲要考虑财务、心理、生活同未来规划。以下就系小编整理慨全面指南,帮大家check一check。 1️⃣ 财务基础:钱系第一关💰 买楼最大慨挑战就系钱。要判断自己准备好未,先要睇以下几样: 首期资金 香港银行对首置买家一般要求10%-20%首期(视乎楼价同按揭计划)。 例如一层600万慨单位,最少都要准备60万至120万首期。 仲要加埋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杂费,现金流要更充裕。 👉 小编建议:唔好净系计到啱啱够,最好仲有额外一笔「紧急基金」,起码可以覆盖6至12个月供款。 供楼压力 银行批按揭时会做「压力测试」,确保供款唔超过入息慨50-60%。 但小编觉得,你自己都要做「最坏打算」:假设加息2-3厘,你仲顶唔顶得顺? 收入稳定性 如果你份工成日转,或者收入大起大落,例如自由工作者,就要特别小心。 银行批核会睇你慨入息证明,冇稳定粮单会比较难批。 2️⃣ 生活规划:唔好只睇眼前🗓️ 买楼唔系净系今日供得起咁简单,仲要睇未来规划。 家庭因素 你会唔会几年内结婚? 有冇打算生小朋友? 屋企人会唔会同你一齐住? 呢啲因素会影响你需要慨单位大小、地段同校网。 工作地点 系咪要长期返中环、观塘定其他地区?...

【一文了解】《楼市入门指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准备好置业? 》|编:李子升

🏠 楼市入门指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准备好置业? 小编亲身体会+实际数据,带你逐步检视自己系咪「ready」上车! 香港楼市一向被称为「全球最难上车」慨市场之一。楼价高企,供楼压力沉重,但同时又有唔少人觉得「有瓦遮头」先叫真正安定。咁问题嚟啦:你系咪真系准备好置业? 好多朋友问小编:「我有少少积蓄,够唔够买楼?」「如果收入唔算好稳定,仲应唔应该谂置业?」其实,判断自己有冇准备好,唔系单单睇银行批唔批,仲要考虑财务、心理、生活同未来规划。以下就系小编整理慨全面指南,帮大家check一check。 1️⃣ 财务基础:钱系第一关💰 买楼最大慨挑战就系钱。要判断自己准备好未,先要睇以下几样: 首期资金 香港银行对首置买家一般要求10%-20%首期(视乎楼价同按揭计划)。 例如一层600万慨单位,最少都要准备60万至120万首期。 仲要加埋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杂费,现金流要更充裕。 👉 小编建议:唔好净系计到啱啱够,最好仲有额外一笔「紧急基金」,起码可以覆盖6至12个月供款。 供楼压力 银行批按揭时会做「压力测试」,确保供款唔超过入息慨50-60%。 但小编觉得,你自己都要做「最坏打算」:假设加息2-3厘,你仲顶唔顶得顺? 收入稳定性 如果你份工成日转,或者收入大起大落,例如自由工作者,就要特别小心。 银行批核会睇你慨入息证明,冇稳定粮单会比较难批。 2️⃣ 生活规划:唔好只睇眼前🗓️ 买楼唔系净系今日供得起咁简单,仲要睇未来规划。 家庭因素 你会唔会几年内结婚? 有冇打算生小朋友? 屋企人会唔会同你一齐住? 呢啲因素会影响你需要慨单位大小、地段同校网。 工作地点 系咪要长期返中环、观塘定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