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生意經】

【講經】「創業者如何避免 90% 新創的失敗陷阱」|編:馬文生
🚨 創業者如何避免 90% 新創的失敗陷阱 1️⃣ 陷阱一:產品無市場需求 💥 常見情況 創辦人太沉迷自己 idea,覺得「一定有人要」,但市場根本唔需要 香港市場細,如果冇針對痛點,產品好快就冇客 應對方法 做市場驗證 🔍:先問潛在客戶,睇下佢哋會唔會真係肯付錢 用 MVP(最小可行產品)⚡:唔好一開始就砸大錢,先測試反應 直接同用戶傾 🗣️:香港人習慣快,直接 feedback 最有價值 2️⃣ 陷阱二:現金流斷裂 💸 常見情況 太依賴投資,冇收入模式 成本控制唔好,燒錢快過賺錢 香港租金高、人工貴,特別容易出現資金鏈問題 應對方法 保持健康現金流 💰:至少確保...
【講經】「創業者如何避免 90% 新創的失敗陷阱」|編:馬文生
🚨 創業者如何避免 90% 新創的失敗陷阱 1️⃣ 陷阱一:產品無市場需求 💥 常見情況 創辦人太沉迷自己 idea,覺得「一定有人要」,但市場根本唔需要 香港市場細,如果冇針對痛點,產品好快就冇客 應對方法 做市場驗證 🔍:先問潛在客戶,睇下佢哋會唔會真係肯付錢 用 MVP(最小可行產品)⚡:唔好一開始就砸大錢,先測試反應 直接同用戶傾 🗣️:香港人習慣快,直接 feedback 最有價值 2️⃣ 陷阱二:現金流斷裂 💸 常見情況 太依賴投資,冇收入模式 成本控制唔好,燒錢快過賺錢 香港租金高、人工貴,特別容易出現資金鏈問題 應對方法 保持健康現金流 💰:至少確保...

【講經】「從 0 到 1:新創團隊如何找到第一批客戶」|編:馬文生
🌱 從 0 到 1:新創團隊如何找到第一批客戶 1️⃣ 點解第一批客戶咁重要? 驗證需求 🔍:唔係你自以為產品正,而係市場真係有需求 收集回饋 🗣️:第一批客戶通常會俾好多實用意見,幫你改善產品 建立口碑 🌟:佢哋可能成為你嘅推廣大使,幫你介紹更多客戶 吸引投資 💰:投資者最關心「有冇人用」,第一批客戶就係最好證據 👉 香港市場細,競爭又激烈,所以搵到第一批客戶,等於企穩第一步 2️⃣ 明確鎖定目標客群 🎯 好多 Startup 失敗,因為想一次過 serve 全世界。其實一開始要 窄而深: 定義理想客戶 👤:年齡、職業、痛點 做 persona...
【講經】「從 0 到 1:新創團隊如何找到第一批客戶」|編:馬文生
🌱 從 0 到 1:新創團隊如何找到第一批客戶 1️⃣ 點解第一批客戶咁重要? 驗證需求 🔍:唔係你自以為產品正,而係市場真係有需求 收集回饋 🗣️:第一批客戶通常會俾好多實用意見,幫你改善產品 建立口碑 🌟:佢哋可能成為你嘅推廣大使,幫你介紹更多客戶 吸引投資 💰:投資者最關心「有冇人用」,第一批客戶就係最好證據 👉 香港市場細,競爭又激烈,所以搵到第一批客戶,等於企穩第一步 2️⃣ 明確鎖定目標客群 🎯 好多 Startup 失敗,因為想一次過 serve 全世界。其實一開始要 窄而深: 定義理想客戶 👤:年齡、職業、痛點 做 persona...

【講經】「小資本也能創業:用 AI 打造你的第一個產品」|編:馬文生
💡 小資本也能創業:用 AI 打造你的第一個產品 好多香港年輕人心思思想創業,但一講起就驚: 「冇錢租舖,點搞呀?」💸 「人工都貴到爆,點請人呀?」🤯 「科技要好多資金先玩得起啦!」 但其實 2025 年嘅環境唔同咗,因為 AI 工具普及化,令「小資本創業」變得可能。以前要請 5 個人嘅工序,今日可能一個人 + 幾個 AI 工具就搞掂。🚀 1️⃣ AI = 低成本創業神器 🤖 AI 幫你代做:寫文案、畫設計、剪片、客服、數據分析 AI 幫你節省時間:以前做一份市場研究要幾星期,依家可能幾個鐘搞掂 AI 幫你減少人力開支:冇需要請咁多人,固定成本低咗...
【講經】「小資本也能創業:用 AI 打造你的第一個產品」|編:馬文生
💡 小資本也能創業:用 AI 打造你的第一個產品 好多香港年輕人心思思想創業,但一講起就驚: 「冇錢租舖,點搞呀?」💸 「人工都貴到爆,點請人呀?」🤯 「科技要好多資金先玩得起啦!」 但其實 2025 年嘅環境唔同咗,因為 AI 工具普及化,令「小資本創業」變得可能。以前要請 5 個人嘅工序,今日可能一個人 + 幾個 AI 工具就搞掂。🚀 1️⃣ AI = 低成本創業神器 🤖 AI 幫你代做:寫文案、畫設計、剪片、客服、數據分析 AI 幫你節省時間:以前做一份市場研究要幾星期,依家可能幾個鐘搞掂 AI 幫你減少人力開支:冇需要請咁多人,固定成本低咗...

【講經】「2025 年最值得關注的 10 大創業趨勢」|編:馬文生
🚀 2025 年最值得關注嘅 10 大創業趨勢 1️⃣ 人工智能 (AI) 應用深化 🤖 AI 已經唔再係科幻,而係日常生活一部分。2025 年,創業機會唔止係開發 AI 系統,而係 將 AI 應用落實到各行各業: 中小企 AI 工具:幫 SME 做自動報表、客服 Chatbot、數據分析 AI 個人助理:例如幫忙排日程、寫 Email、甚至自動生成廣告文案 AI + 創意產業...
【講經】「2025 年最值得關注的 10 大創業趨勢」|編:馬文生
🚀 2025 年最值得關注嘅 10 大創業趨勢 1️⃣ 人工智能 (AI) 應用深化 🤖 AI 已經唔再係科幻,而係日常生活一部分。2025 年,創業機會唔止係開發 AI 系統,而係 將 AI 應用落實到各行各業: 中小企 AI 工具:幫 SME 做自動報表、客服 Chatbot、數據分析 AI 個人助理:例如幫忙排日程、寫 Email、甚至自動生成廣告文案 AI + 創意產業...

【講經】如何結合公益與盈利模式|編:馬文生
🌱 公益 + 盈利 = 香港社會企業新方向 喺香港,大家成日聽到「社企」、「公益」、「做善事」,但同時又有人會話:「做生意咪就係要賺錢囉,點解仲要搞咁多花臣?」🤔 其實而家全球都興講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重點就係 「用商業手法解決社會問題」。 簡單講:💰 賺錢 → 可以令公司可持續發展❤️ 做公益 → 幫到社會上有需要嘅人或環境兩者加埋,就唔再係「非黑即白」,而係一個「共贏模式」 1️⃣ 公益 + 盈利結合嘅三大主要模式 🔸 1. 產品或服務本身帶公益元素 呢種係最直接嘅做法,產品就等於公益 環保產品 ♻️:例如香港有啲品牌專做「竹纖維餐具」或者「重用環保袋」,你買咗之後,已經係幫緊減廢 公平貿易商品 ☕🍫:例如公平點(Fair...
【講經】如何結合公益與盈利模式|編:馬文生
🌱 公益 + 盈利 = 香港社會企業新方向 喺香港,大家成日聽到「社企」、「公益」、「做善事」,但同時又有人會話:「做生意咪就係要賺錢囉,點解仲要搞咁多花臣?」🤔 其實而家全球都興講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重點就係 「用商業手法解決社會問題」。 簡單講:💰 賺錢 → 可以令公司可持續發展❤️ 做公益 → 幫到社會上有需要嘅人或環境兩者加埋,就唔再係「非黑即白」,而係一個「共贏模式」 1️⃣ 公益 + 盈利結合嘅三大主要模式 🔸 1. 產品或服務本身帶公益元素 呢種係最直接嘅做法,產品就等於公益 環保產品 ♻️:例如香港有啲品牌專做「竹纖維餐具」或者「重用環保袋」,你買咗之後,已經係幫緊減廢 公平貿易商品 ☕🍫:例如公平點(Fair...

【講經】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創業動力|編:馬文生
💪 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創業動力 1️⃣ 認清壓力來源 🎯 第一步係要知道壓力嚟自邊度,唔好一味覺得「壓力好大」而唔拆解。 財務壓力 💰:資金鏈斷裂、投資未到位、收入唔穩定 團隊壓力 👥:員工離職、人才難搵、合作出現磨擦 市場壓力 📊:競爭激烈、用戶留存難、產品未 fit 市場 個人壓力 🧍:家庭期待、健康問題、社會比較 👉 香港場景:好多創業者會因為「租金高企 + 人工貴」而覺得喘唔過氣,呢啲都係現實要面對嘅壓力來源。 2️⃣ 建立健康習慣 🏃♀️ 壓力唔可能完全消失,但身體同精神狀態好,可以幫你更有力應對。 運動:每星期至少 3 次,無論跑步、瑜伽、健身,運動會釋放內啡肽,減壓效果超明顯 🏋️ 睡眠:好多創業者以為熬夜工作 =...
【講經】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創業動力|編:馬文生
💪 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創業動力 1️⃣ 認清壓力來源 🎯 第一步係要知道壓力嚟自邊度,唔好一味覺得「壓力好大」而唔拆解。 財務壓力 💰:資金鏈斷裂、投資未到位、收入唔穩定 團隊壓力 👥:員工離職、人才難搵、合作出現磨擦 市場壓力 📊:競爭激烈、用戶留存難、產品未 fit 市場 個人壓力 🧍:家庭期待、健康問題、社會比較 👉 香港場景:好多創業者會因為「租金高企 + 人工貴」而覺得喘唔過氣,呢啲都係現實要面對嘅壓力來源。 2️⃣ 建立健康習慣 🏃♀️ 壓力唔可能完全消失,但身體同精神狀態好,可以幫你更有力應對。 運動:每星期至少 3 次,無論跑步、瑜伽、健身,運動會釋放內啡肽,減壓效果超明顯 🏋️ 睡眠:好多創業者以為熬夜工作 =...

【講經】成功創業者的一天:時間管理技巧|編:馬文生
⏰ 成功創業者的一天:時間管理技巧 早晨習慣:高能量開始 🌅 好多成功創業者(例如 Elon Musk、Jack Dorsey、Richard Branson)都會早起,因為早晨係腦袋最清晰、干擾最少嘅時段。早上起身第一件事通常唔係睇 email,而係做運動 🏃♀️,可能係跑步、瑜伽、或者健身 20-30 分鐘,幫自己充電。之後佢哋會花 5-10 分鐘做冥想或深呼吸 🧘♂️,令心情平靜,專注力更高。最後會列出今日最重要嘅 3 件事 📋(MIT, Most Important Tasks),確保唔會被雜務淹沒。 上午:專注處理最重要工作 💡 大腦最清醒嘅時間要用嚟做「Deep Work」,即係關掉通知,專心寫計劃、做策略、開發產品,避免浪費喺瑣碎會議。有人會用番茄工作法 🍅(25 分鐘專心 + 5...
【講經】成功創業者的一天:時間管理技巧|編:馬文生
⏰ 成功創業者的一天:時間管理技巧 早晨習慣:高能量開始 🌅 好多成功創業者(例如 Elon Musk、Jack Dorsey、Richard Branson)都會早起,因為早晨係腦袋最清晰、干擾最少嘅時段。早上起身第一件事通常唔係睇 email,而係做運動 🏃♀️,可能係跑步、瑜伽、或者健身 20-30 分鐘,幫自己充電。之後佢哋會花 5-10 分鐘做冥想或深呼吸 🧘♂️,令心情平靜,專注力更高。最後會列出今日最重要嘅 3 件事 📋(MIT, Most Important Tasks),確保唔會被雜務淹沒。 上午:專注處理最重要工作 💡 大腦最清醒嘅時間要用嚟做「Deep Work」,即係關掉通知,專心寫計劃、做策略、開發產品,避免浪費喺瑣碎會議。有人會用番茄工作法 🍅(25 分鐘專心 + 5...

【講經】從失敗中學到的 5 個教訓|編:馬文生
💡 從失敗中學到的 5 個教訓 1️⃣ 學會控制風險 🎲 失敗好多時都係因為「all-in」咗一個方向,冇 backup plan。創業世界入面,風險管理係關鍵。 教訓:唔好將所有雞蛋放喺同一個籃度,要分散投資、測試唔同策略。 香港場景:例如開 café 嘅創業者,如果淨係靠 walk-in 客,疫情一嚟就 GG;但如果早啲發展外賣平台,可能會穩陣好多。 小編貼士:做任何 project,都應該用「小規模實驗 → 收 feedback → 再擴張」嘅模式,減低一次性爆死嘅風險。 2️⃣ 學會接受批評 🗣️ 失敗往往提醒咗我哋:自己睇法未必係最好。 教訓:要勇於聽取意見,唔好因為面子問題就拒絕批評。 香港場景:好多...
【講經】從失敗中學到的 5 個教訓|編:馬文生
💡 從失敗中學到的 5 個教訓 1️⃣ 學會控制風險 🎲 失敗好多時都係因為「all-in」咗一個方向,冇 backup plan。創業世界入面,風險管理係關鍵。 教訓:唔好將所有雞蛋放喺同一個籃度,要分散投資、測試唔同策略。 香港場景:例如開 café 嘅創業者,如果淨係靠 walk-in 客,疫情一嚟就 GG;但如果早啲發展外賣平台,可能會穩陣好多。 小編貼士:做任何 project,都應該用「小規模實驗 → 收 feedback → 再擴張」嘅模式,減低一次性爆死嘅風險。 2️⃣ 學會接受批評 🗣️ 失敗往往提醒咗我哋:自己睇法未必係最好。 教訓:要勇於聽取意見,唔好因為面子問題就拒絕批評。 香港場景:好多...

【講經】病毒式行銷案例分析|編:馬文生
🔥 病毒式行銷案例分析 1️⃣ 乜嘢係病毒式行銷? 病毒式行銷就係一種靠 用戶自發分享 去擴散嘅行銷手法。好似病毒一樣,傳播速度快、範圍廣,往往用低成本就帶來超大曝光。 核心要素: 簡單易分享 👉 內容唔可以太複雜,越快理解越容易 viral 情緒觸發 👉 要引發觀眾笑、喊、震撼、憤怒等情緒 參與感 👉 觀眾唔淨係睇,而係想 join in 一齊玩 平台友好 👉 要符合 IG、FB、TikTok、YouTube 嘅傳播機制 2️⃣ 全球經典病毒行銷案例 🌍 案例一:ALS...
【講經】病毒式行銷案例分析|編:馬文生
🔥 病毒式行銷案例分析 1️⃣ 乜嘢係病毒式行銷? 病毒式行銷就係一種靠 用戶自發分享 去擴散嘅行銷手法。好似病毒一樣,傳播速度快、範圍廣,往往用低成本就帶來超大曝光。 核心要素: 簡單易分享 👉 內容唔可以太複雜,越快理解越容易 viral 情緒觸發 👉 要引發觀眾笑、喊、震撼、憤怒等情緒 參與感 👉 觀眾唔淨係睇,而係想 join in 一齊玩 平台友好 👉 要符合 IG、FB、TikTok、YouTube 嘅傳播機制 2️⃣ 全球經典病毒行銷案例 🌍 案例一:ALS...

【講經】小成本行銷:新創如何用內容行銷吸引顧客|編:馬文生
💡 小成本行銷:新創點用內容行銷吸客? 1️⃣ 乜嘢係內容行銷? 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就係透過 有價值嘅內容 去吸引、留住同教育客戶,而唔係淨係硬銷產品。 例如:一間健身 startup 出「3 個 office 坐低都做到嘅拉筋動作」短片,觀眾會覺得實用,之後自然會記住呢間公司。 內容行銷嘅核心係 先畀價值,再建立信任,最後自然成交。 香港人好精明,唔鐘意被「sell」得太直接,所以內容行銷其實係非常啱本地市場嘅方法。 2️⃣ 小成本行銷嘅特點 💸 新創公司通常資源有限,唔可能一開始就砸錢落電視廣告或者大型 campaign。小成本行銷重點係: 靠 創意 而唔係靠大 budget 善用 免費或低成本平台(IG、FB、YouTube、LinkedIn、TikTok) 透過 內容耐用性(...
【講經】小成本行銷:新創如何用內容行銷吸引顧客|編:馬文生
💡 小成本行銷:新創點用內容行銷吸客? 1️⃣ 乜嘢係內容行銷? 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就係透過 有價值嘅內容 去吸引、留住同教育客戶,而唔係淨係硬銷產品。 例如:一間健身 startup 出「3 個 office 坐低都做到嘅拉筋動作」短片,觀眾會覺得實用,之後自然會記住呢間公司。 內容行銷嘅核心係 先畀價值,再建立信任,最後自然成交。 香港人好精明,唔鐘意被「sell」得太直接,所以內容行銷其實係非常啱本地市場嘅方法。 2️⃣ 小成本行銷嘅特點 💸 新創公司通常資源有限,唔可能一開始就砸錢落電視廣告或者大型 campaign。小成本行銷重點係: 靠 創意 而唔係靠大 budget 善用 免費或低成本平台(IG、FB、YouTube、LinkedIn、TikTok) 透過 內容耐用性(...

【講經】如何利用社群媒體打造個人品牌與公司品牌|編:馬文生
🚀 社群媒體點樣同時建立個人品牌 & 公司品牌? 乜嘢係「個人品牌」同「公司品牌」? 個人品牌就係你喺網上呈現出嚟嘅形象同定位,例如你係一位理財顧問成日分享投資心得,大家就會覺得你專業、可靠。公司品牌就係你間公司嘅定位同形象,例如一間咖啡品牌係主打文青打卡風格,另一間可能係強調親民方便。 喺香港,個人品牌可以幫你「人帶貨」,好似 KOL、專業人士(律師、會計師、設計師)咁;而公司品牌就係「產品帶貨」,例如本地手工啤酒、環保產品或者新興科技 startup。 打造個人品牌嘅策略 😎 首先要有清晰定位,你想人哋記得你係邊一類人?例如「數碼營銷專家」、「環保設計師」、「理財達人」。LinkedIn 可以放專業內容,IG 就可以做人性化一面,例如 daily life、工作片段,兩者結合令形象更立體。 其次係一致嘅視覺同 tone,顏色、字體、圖片風格要固定,語氣要有 personality,例如香港人嘅 tone 可以用廣東話同英文夾雜,顯得親切。 仲要兼顧專業同人性化,專業文章加埋個人故事會更有感染力,例如一個財務顧問分享專業理財貼士之餘,亦講自己點樣由月光族變到有儲蓄。 最重要係互動,唔好淨係出 post 就收工,要回覆留言、開 Q&A、做直播,令觀眾覺得你真係在乎,而唔係淨係 sell 嘢。 打造公司品牌嘅策略 🏢...
【講經】如何利用社群媒體打造個人品牌與公司品牌|編:馬文生
🚀 社群媒體點樣同時建立個人品牌 & 公司品牌? 乜嘢係「個人品牌」同「公司品牌」? 個人品牌就係你喺網上呈現出嚟嘅形象同定位,例如你係一位理財顧問成日分享投資心得,大家就會覺得你專業、可靠。公司品牌就係你間公司嘅定位同形象,例如一間咖啡品牌係主打文青打卡風格,另一間可能係強調親民方便。 喺香港,個人品牌可以幫你「人帶貨」,好似 KOL、專業人士(律師、會計師、設計師)咁;而公司品牌就係「產品帶貨」,例如本地手工啤酒、環保產品或者新興科技 startup。 打造個人品牌嘅策略 😎 首先要有清晰定位,你想人哋記得你係邊一類人?例如「數碼營銷專家」、「環保設計師」、「理財達人」。LinkedIn 可以放專業內容,IG 就可以做人性化一面,例如 daily life、工作片段,兩者結合令形象更立體。 其次係一致嘅視覺同 tone,顏色、字體、圖片風格要固定,語氣要有 personality,例如香港人嘅 tone 可以用廣東話同英文夾雜,顯得親切。 仲要兼顧專業同人性化,專業文章加埋個人故事會更有感染力,例如一個財務顧問分享專業理財貼士之餘,亦講自己點樣由月光族變到有儲蓄。 最重要係互動,唔好淨係出 post 就收工,要回覆留言、開 Q&A、做直播,令觀眾覺得你真係在乎,而唔係淨係 sell 嘢。 打造公司品牌嘅策略 🏢...

【講經】天使投資 vs 風險投資:早期創業邊個啱?|編:馬文生
天使投資 vs 風險投資:早期創業邊個啱? 乜嘢係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多數係有財力、有經驗嘅個人,可能係: 成功創業過嘅前輩 行業專業人士 高淨值人士(HNWIs) 特徵 💰 投資金額:通常係幾十萬至幾百萬港幣(USD$25k – $500k 左右)⏱️ 投資階段:最啱 Pre-seed / Seed,即係公司仲係 idea 階段,或者只係有 prototype⚡ 決策速度:快,可能幾個星期內拍板🤝 信任主導:好多時係因為「欣賞創業者」而投資,而唔係淨係睇數字🎁 附加價值:天使投資人通常會分享自己嘅人脈、行業 know-how,甚至會直接帶你去見客 香港場景 喺香港,天使投資人好多時活躍喺數碼港、科技園、各大 startup pitch...
【講經】天使投資 vs 風險投資:早期創業邊個啱?|編:馬文生
天使投資 vs 風險投資:早期創業邊個啱? 乜嘢係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多數係有財力、有經驗嘅個人,可能係: 成功創業過嘅前輩 行業專業人士 高淨值人士(HNWIs) 特徵 💰 投資金額:通常係幾十萬至幾百萬港幣(USD$25k – $500k 左右)⏱️ 投資階段:最啱 Pre-seed / Seed,即係公司仲係 idea 階段,或者只係有 prototype⚡ 決策速度:快,可能幾個星期內拍板🤝 信任主導:好多時係因為「欣賞創業者」而投資,而唔係淨係睇數字🎁 附加價值:天使投資人通常會分享自己嘅人脈、行業 know-how,甚至會直接帶你去見客 香港場景 喺香港,天使投資人好多時活躍喺數碼港、科技園、各大 startup pitch...

【講經】新創如何準備 Pitch Deck 打動投資人|編:馬文生
📊🚀 新創如何準備 Pitch Deck 打動投資人 1️⃣ Pitch Deck 係咩? Pitch Deck 簡單講就係新創公司嘅「求生武器」🗡️。佢係一份 10 至 15 張投影片(PowerPoint / Keynote / PDF),用嚟向投資人展示: 你嘅產品/服務係咩 解決咗市場邊個痛點 點樣賺錢 團隊有咩實力 投資人為何應該比錢你 小編觀察:香港好多 Startup 因為準備唔好 Pitch Deck,明明...
【講經】新創如何準備 Pitch Deck 打動投資人|編:馬文生
📊🚀 新創如何準備 Pitch Deck 打動投資人 1️⃣ Pitch Deck 係咩? Pitch Deck 簡單講就係新創公司嘅「求生武器」🗡️。佢係一份 10 至 15 張投影片(PowerPoint / Keynote / PDF),用嚟向投資人展示: 你嘅產品/服務係咩 解決咗市場邊個痛點 點樣賺錢 團隊有咩實力 投資人為何應該比錢你 小編觀察:香港好多 Startup 因為準備唔好 Pitch Deck,明明...

【講經】線上教育平台的新商機|編:馬文生
🎓💻 線上教育平台的新商機 1️⃣ 為何線上教育咁火? 近年線上教育市場急速膨脹 📈,原因有幾個: 疫情影響 🦠:學校停課,學生同老師被迫轉型用 Zoom、Google Classroom 等平台 科技普及 📱:香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滲透率高,隨時隨地學習已經成為可能 自我增值需求 📚:香港人向來重視教育,唔少打工仔利用線上平台學技能(如 Excel、數據分析、AI、語言) 全球市場趨勢 🌍: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報告,全球線上教育市場規模預計到 2030 年超過 6,000 億美元,潛力無限 小編感覺:以前「補習」係實體教室嘅專利,而家「學嘢」已經搬上雲端 ☁️,變得更靈活。 2️⃣ 線上教育平台類型...
【講經】線上教育平台的新商機|編:馬文生
🎓💻 線上教育平台的新商機 1️⃣ 為何線上教育咁火? 近年線上教育市場急速膨脹 📈,原因有幾個: 疫情影響 🦠:學校停課,學生同老師被迫轉型用 Zoom、Google Classroom 等平台 科技普及 📱:香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滲透率高,隨時隨地學習已經成為可能 自我增值需求 📚:香港人向來重視教育,唔少打工仔利用線上平台學技能(如 Excel、數據分析、AI、語言) 全球市場趨勢 🌍: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報告,全球線上教育市場規模預計到 2030 年超過 6,000 億美元,潛力無限 小編感覺:以前「補習」係實體教室嘅專利,而家「學嘢」已經搬上雲端 ☁️,變得更靈活。 2️⃣ 線上教育平台類型...

【講經】心理健康與數位療法的新興市場|編:馬文生
🧠💻 心理健康與數位療法的新興市場 1️⃣ 為何心理健康成為大趨勢? 近年全球人口對心理健康嘅關注度急升 📈,原因包括: 疫情影響 🦠:長期居家、社交距離令焦慮、抑鬱個案增加 職場壓力 💼:香港打工仔 OT 成常態,Burnout(職場倦怠)問題嚴重 年輕人壓力 😟:升學、就業競爭大,愈來愈多香港大學生承受情緒困擾 社交媒體 📱:雖然帶來娛樂同資訊,但亦引發比較心理、自卑、FOMO(害怕錯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每 8 個人就有 1 個受心理健康問題影響,而香港精神健康調查亦顯示,香港約有 超過 40% 受訪者表示曾經感到抑鬱或焦慮症狀。😔 小編感覺,心理健康已經唔再係「禁忌」話題,而係社會必須正視嘅公共議題。 2️⃣ 乜嘢係數位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 數位療法唔係一般「健康...
【講經】心理健康與數位療法的新興市場|編:馬文生
🧠💻 心理健康與數位療法的新興市場 1️⃣ 為何心理健康成為大趨勢? 近年全球人口對心理健康嘅關注度急升 📈,原因包括: 疫情影響 🦠:長期居家、社交距離令焦慮、抑鬱個案增加 職場壓力 💼:香港打工仔 OT 成常態,Burnout(職場倦怠)問題嚴重 年輕人壓力 😟:升學、就業競爭大,愈來愈多香港大學生承受情緒困擾 社交媒體 📱:雖然帶來娛樂同資訊,但亦引發比較心理、自卑、FOMO(害怕錯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每 8 個人就有 1 個受心理健康問題影響,而香港精神健康調查亦顯示,香港約有 超過 40% 受訪者表示曾經感到抑鬱或焦慮症狀。😔 小編感覺,心理健康已經唔再係「禁忌」話題,而係社會必須正視嘅公共議題。 2️⃣ 乜嘢係數位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 數位療法唔係一般「健康...

【講經】健康食品、健身服務的創業機會|編:馬文生
💪🥗 健康食品、健身服務的創業機會 1️⃣ 為何健康市場咁火? 近年香港同全球都掀起咗「健康熱潮」🔥 疫情之後,大家更加注重身體健康 🦠➡️🧘♀️ 年輕一代追求「健康 lifestyle」,唔止要靚,仲要 fit ✨ 中老年人口增長 👵👴,對養生、保健品需求勁大 社交媒體推動「健身文化」📱💃,IG、TikTok 上面成日見到健身達人 小編觀察:以前香港人覺得「健康食品好貴」、「健身好辛苦」,但而家愈來愈多人講「clean eating」、「運動要 keep 住」,市場接受度大大提升 📈 2️⃣ 健康食品的創業機會 🥗 植物基食品 全球植物肉 🌱(例如 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掀起熱潮,香港好多素食餐廳、便利店都開始引入。消費者唔一定係素食者,但好多係因為健康或者環保考慮而嘗試。 🥛...
【講經】健康食品、健身服務的創業機會|編:馬文生
💪🥗 健康食品、健身服務的創業機會 1️⃣ 為何健康市場咁火? 近年香港同全球都掀起咗「健康熱潮」🔥 疫情之後,大家更加注重身體健康 🦠➡️🧘♀️ 年輕一代追求「健康 lifestyle」,唔止要靚,仲要 fit ✨ 中老年人口增長 👵👴,對養生、保健品需求勁大 社交媒體推動「健身文化」📱💃,IG、TikTok 上面成日見到健身達人 小編觀察:以前香港人覺得「健康食品好貴」、「健身好辛苦」,但而家愈來愈多人講「clean eating」、「運動要 keep 住」,市場接受度大大提升 📈 2️⃣ 健康食品的創業機會 🥗 植物基食品 全球植物肉 🌱(例如 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掀起熱潮,香港好多素食餐廳、便利店都開始引入。消費者唔一定係素食者,但好多係因為健康或者環保考慮而嘗試。 🥛...

【講經】跨境電商的挑戰與機會|編:馬文生
🌍📦 跨境電商的挑戰與機會 1️⃣ 乜嘢係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Cross-border E-commerce)即係透過網上平台,將產品賣去海外市場。簡單講:香港商家唔再淨係靠實體鋪頭,而係直接用平台(例如 Amazon 🛒、Shopee 📲、Lazada 📦、天貓國際 🐱、TikTok Shop 🎥)將貨品送到世界各地。 香港本身係國際貿易樞紐 ✈️🚢,物流同金融系統成熟,仲有關稅制度優勢,所以特別啱發展跨境電商。 2️⃣ 全球發展趨勢 🌏 中國內地:跨境電商出口額勁升 📈,2023 年突破 2 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外貿新引擎。 📲 東南亞:手機滲透率高 📱,Shopee 同 Lazada 幾乎係霸主,年輕人愛用網購。 🛍️...
【講經】跨境電商的挑戰與機會|編:馬文生
🌍📦 跨境電商的挑戰與機會 1️⃣ 乜嘢係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Cross-border E-commerce)即係透過網上平台,將產品賣去海外市場。簡單講:香港商家唔再淨係靠實體鋪頭,而係直接用平台(例如 Amazon 🛒、Shopee 📲、Lazada 📦、天貓國際 🐱、TikTok Shop 🎥)將貨品送到世界各地。 香港本身係國際貿易樞紐 ✈️🚢,物流同金融系統成熟,仲有關稅制度優勢,所以特別啱發展跨境電商。 2️⃣ 全球發展趨勢 🌏 中國內地:跨境電商出口額勁升 📈,2023 年突破 2 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外貿新引擎。 📲 東南亞:手機滲透率高 📱,Shopee 同 Lazada 幾乎係霸主,年輕人愛用網購。 🛍️...

【講經】探討直播帶貨、短影片行銷的新趨勢|編:馬文生
📺🔥 直播帶貨 + 短影片行銷:商業新潮流大解構 1️⃣ 全球大勢 近年全球零售同行銷市場出現咗新格局,直播帶貨同短影片行銷幾乎成為新零售嘅核心。 中國內地:直播帶貨早已經風靡,例如李佳琦、薇婭呢啲頭部主播,一晚直播就可以創造幾十億人民幣銷售額,「雙十一」基本上變咗直播電商嘅大戰場。🛍️ 歐美市場:TikTok、Instagram、YouTube 都加入直播購物功能,將社交平台同電商融合,消費者唔再淨係睇片,而係邊睇邊買。 東南亞市場:Shopee Live、Lazada Live 透過本地網紅帶貨,推動新型態消費。 小編總結:國際趨勢好明顯,直播 + 短片已經唔係實驗,而係主流。🚀 2️⃣ 香港現況 香港雖然起步比較慢,但市場潛力其實好大。 Facebook / IG Live 帶貨:好多小商戶、精品店、手作品牌都用直播介紹產品,往往會即場做優惠,吸引觀眾落單。 抖音 / TikTok 短片:香港年輕人愈嚟愈習慣透過短片發掘新產品,唔少品牌已經開始投放資源做 TikTok...
【講經】探討直播帶貨、短影片行銷的新趨勢|編:馬文生
📺🔥 直播帶貨 + 短影片行銷:商業新潮流大解構 1️⃣ 全球大勢 近年全球零售同行銷市場出現咗新格局,直播帶貨同短影片行銷幾乎成為新零售嘅核心。 中國內地:直播帶貨早已經風靡,例如李佳琦、薇婭呢啲頭部主播,一晚直播就可以創造幾十億人民幣銷售額,「雙十一」基本上變咗直播電商嘅大戰場。🛍️ 歐美市場:TikTok、Instagram、YouTube 都加入直播購物功能,將社交平台同電商融合,消費者唔再淨係睇片,而係邊睇邊買。 東南亞市場:Shopee Live、Lazada Live 透過本地網紅帶貨,推動新型態消費。 小編總結:國際趨勢好明顯,直播 + 短片已經唔係實驗,而係主流。🚀 2️⃣ 香港現況 香港雖然起步比較慢,但市場潛力其實好大。 Facebook / IG Live 帶貨:好多小商戶、精品店、手作品牌都用直播介紹產品,往往會即場做優惠,吸引觀眾落單。 抖音 / TikTok 短片:香港年輕人愈嚟愈習慣透過短片發掘新產品,唔少品牌已經開始投放資源做 TikTok...

【講經】投資人如何看待 ESG 創業專案|編:馬文生
💹 投資人點樣睇 ESG 創業專案? 1️⃣ 乜嘢係 ESG? ESG 係 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管治) 嘅縮寫。投資人近年除了睇傳統指標(如盈利、現金流、增長潛力),亦會考慮企業有冇符合 ESG 原則。🌍 E(環境):減碳、節能、廢物管理、可再生能源。 S(社會):勞工權益、多元共融、社區貢獻、顧客安全。 G(管治):透明度、反貪污、董事會獨立性、股東權益。 👉 投資人越嚟越重視 ESG,原因好簡單:長遠風險管理 + 市場需求 + 政策趨勢。 2️⃣ 投資人睇 ESG 嘅角度 🔍 風險管理 投資人唔想投資一間「賺快錢但長遠有環境或社會風險」嘅公司。...
【講經】投資人如何看待 ESG 創業專案|編:馬文生
💹 投資人點樣睇 ESG 創業專案? 1️⃣ 乜嘢係 ESG? ESG 係 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管治) 嘅縮寫。投資人近年除了睇傳統指標(如盈利、現金流、增長潛力),亦會考慮企業有冇符合 ESG 原則。🌍 E(環境):減碳、節能、廢物管理、可再生能源。 S(社會):勞工權益、多元共融、社區貢獻、顧客安全。 G(管治):透明度、反貪污、董事會獨立性、股東權益。 👉 投資人越嚟越重視 ESG,原因好簡單:長遠風險管理 + 市場需求 + 政策趨勢。 2️⃣ 投資人睇 ESG 嘅角度 🔍 風險管理 投資人唔想投資一間「賺快錢但長遠有環境或社會風險」嘅公司。...

【講經】循環經濟與二手平台的商業模式|編:馬文生
♻️ 循環經濟同二手平台:香港角度大解構 1️⃣ 乜嘢係循環經濟? 傳統經濟模式係「取 → 用 → 棄」(Take–Make–Dispose),即係企業生產新產品,消費者用完就丟,最後變垃圾。😓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就係要打破呢個直線模式,變成「資源 → 使用 → 回收再用 → 再生」嘅循環。簡單講:資源唔係一次性,而係可以重複再生。 👉 三大原則: 延長產品壽命:鼓勵維修、再用、升級。 資源再生利用:物料可以回收再造成新產品。 價值最大化:每樣嘢唔係只用一次,而係發揮最大價值先丟。 例子: 舊衫唔一定要丟,可以捐比有需要人士,或者攞去升級改造(upcycle)。👚 電子產品可以 trade-in 回收零件,再組裝成新機。📱 2️⃣ 二手平台嘅角色 香港越嚟越多人用二手平台,例如 Carousell(旋轉拍賣)、Facebook...
【講經】循環經濟與二手平台的商業模式|編:馬文生
♻️ 循環經濟同二手平台:香港角度大解構 1️⃣ 乜嘢係循環經濟? 傳統經濟模式係「取 → 用 → 棄」(Take–Make–Dispose),即係企業生產新產品,消費者用完就丟,最後變垃圾。😓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就係要打破呢個直線模式,變成「資源 → 使用 → 回收再用 → 再生」嘅循環。簡單講:資源唔係一次性,而係可以重複再生。 👉 三大原則: 延長產品壽命:鼓勵維修、再用、升級。 資源再生利用:物料可以回收再造成新產品。 價值最大化:每樣嘢唔係只用一次,而係發揮最大價值先丟。 例子: 舊衫唔一定要丟,可以捐比有需要人士,或者攞去升級改造(upcycle)。👚 電子產品可以 trade-in 回收零件,再組裝成新機。📱 2️⃣ 二手平台嘅角色 香港越嚟越多人用二手平台,例如 Carousell(旋轉拍賣)、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