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LIFE HK 生活资讯及娱乐

ABLIFE HK 生活资讯及娱乐

健康速报

【常見疾病】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

【常见疾病】心脏衰竭(Heart Failure)

香港人必读的心脏衰竭治疗全攻略 心脏衰竭(Heart Failure)并不代表心脏「停咗」或者「完全坏咗」,而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将足够血液泵送到全身,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香港的长者及心血管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根据香港医管局数据,心脏衰竭是本港主要的住院原因之一,患者住院后一年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都偏高。作为长期关注心血管健康的小编,我发现很多人对心脏衰竭的印象很模糊,以为只是「年纪大啲自然会心脏弱」,但其实它是多种疾病的终末阶段,需要积极治疗和长期管理。 1. 什么是心脏衰竭? 心脏衰竭可分为: 收缩性心衰(HFrEF) :心脏收缩力减弱,射血分率(EF)降低 舒张性心衰(HFpEF) :心脏放松功能受损,虽然收缩力正常,但心室充血不足 急性心衰: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紧急处理 2. 成因 香港常见的心脏衰竭成因包括: 冠心病与心肌梗塞– 破坏心肌组织 高血压– 长期增加心脏负担 心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心律不整– 长期心跳过快或过慢 心肌病– 先天或后天原因 糖尿病– 损害血管及心肌功能 💡 小编观察:香港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控制不佳,是心脏衰竭的主要推手之一。 3....

【常见疾病】心脏衰竭(Heart Failure)

香港人必读的心脏衰竭治疗全攻略 心脏衰竭(Heart Failure)并不代表心脏「停咗」或者「完全坏咗」,而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将足够血液泵送到全身,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香港的长者及心血管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根据香港医管局数据,心脏衰竭是本港主要的住院原因之一,患者住院后一年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都偏高。作为长期关注心血管健康的小编,我发现很多人对心脏衰竭的印象很模糊,以为只是「年纪大啲自然会心脏弱」,但其实它是多种疾病的终末阶段,需要积极治疗和长期管理。 1. 什么是心脏衰竭? 心脏衰竭可分为: 收缩性心衰(HFrEF) :心脏收缩力减弱,射血分率(EF)降低 舒张性心衰(HFpEF) :心脏放松功能受损,虽然收缩力正常,但心室充血不足 急性心衰: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紧急处理 2. 成因 香港常见的心脏衰竭成因包括: 冠心病与心肌梗塞– 破坏心肌组织 高血压– 长期增加心脏负担 心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心律不整– 长期心跳过快或过慢 心肌病– 先天或后天原因 糖尿病– 损害血管及心肌功能 💡 小编观察:香港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控制不佳,是心脏衰竭的主要推手之一。 3....

【常見疾病】心律不整(Arrhythmia)

【常见疾病】心律不整(Arrhythmia)

香港人必读的心律不整治疗全攻略 心律不整(Arrhythmia)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异常,可能过快(心动过速)、过慢(心动过缓)或不规则。它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与心脏电传导系统有关的病症。 在香港,心律不整并不少见,尤其在长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疾病患者,以及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群中更为普遍。根据香港医管局的临床观察,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不整类型之一,而且与中风风险密切相关。 作为小编,我发现很多人对心律不整的认识仍停留在「心跳快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阶段,但其实某些心律不整可能毫无症状,却潜伏着致命风险,例如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可在数分钟内夺命。 1. 什么是心律不整?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由位于右心房的窦房结(SA node)发出电讯号,经心房、房室结(AV node)传到心室,形成稳定节律(成人静息心率约60–100 次/分钟)。 心律不整是指这个电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常见类型包括: 心房颤动(AF)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室性心动过速(VT) 心室颤动(VF) 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2. 成因 香港人常见的心律不整成因包括: 心脏结构疾病:冠心病、心瓣病、心肌病。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令心房扩大,增加房颤风险。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会增加心跳速度。 电解质失衡:钾、镁、钠、钙水平异常。 过量饮酒/...

【常见疾病】心律不整(Arrhythmia)

香港人必读的心律不整治疗全攻略 心律不整(Arrhythmia)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异常,可能过快(心动过速)、过慢(心动过缓)或不规则。它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与心脏电传导系统有关的病症。 在香港,心律不整并不少见,尤其在长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疾病患者,以及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群中更为普遍。根据香港医管局的临床观察,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不整类型之一,而且与中风风险密切相关。 作为小编,我发现很多人对心律不整的认识仍停留在「心跳快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阶段,但其实某些心律不整可能毫无症状,却潜伏着致命风险,例如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可在数分钟内夺命。 1. 什么是心律不整?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由位于右心房的窦房结(SA node)发出电讯号,经心房、房室结(AV node)传到心室,形成稳定节律(成人静息心率约60–100 次/分钟)。 心律不整是指这个电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常见类型包括: 心房颤动(AF)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室性心动过速(VT) 心室颤动(VF) 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2. 成因 香港人常见的心律不整成因包括: 心脏结构疾病:冠心病、心瓣病、心肌病。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令心房扩大,增加房颤风险。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会增加心跳速度。 电解质失衡:钾、镁、钠、钙水平异常。 过量饮酒/...

【常見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常见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香港人必读的冠心病治疗全攻略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心脏病)是香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也是导致死亡和住院的重要原因。根据香港卫生署数据,冠心病长期位列本港十大死因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为小编,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很多香港人误以为冠心病只是「心脏痛一下」那么简单,事实上,它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甚至在急性发作时会致命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冠心病并不是一旦确诊就只能等死,现代医学已经有多种有效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素。 1.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血液和氧气的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变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常见类型包括: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 2. 为什么会患上冠心病? 香港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 高胆固醇血症 高血压 糖尿病 吸烟 肥胖与缺乏运动 长期压力与睡眠不足 家族病史 💡 小编观察:香港都市人饮食偏油咸、工作压力大、运动量不足,这些都是冠心病的「温床」。 3. 冠心病的症状 胸口压迫感、烧灼感或紧缩感(可能放射至左肩、颈、下颚、背部) 呼吸急促 出冷汗 恶心、头晕 在女性、长者、糖尿病患者中,症状可能不典型,例如只是疲倦、胃痛 4. 为何要治疗?...

【常见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香港人必读的冠心病治疗全攻略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心脏病)是香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也是导致死亡和住院的重要原因。根据香港卫生署数据,冠心病长期位列本港十大死因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为小编,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很多香港人误以为冠心病只是「心脏痛一下」那么简单,事实上,它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甚至在急性发作时会致命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冠心病并不是一旦确诊就只能等死,现代医学已经有多种有效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素。 1.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血液和氧气的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变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常见类型包括: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 2. 为什么会患上冠心病? 香港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 高胆固醇血症 高血压 糖尿病 吸烟 肥胖与缺乏运动 长期压力与睡眠不足 家族病史 💡 小编观察:香港都市人饮食偏油咸、工作压力大、运动量不足,这些都是冠心病的「温床」。 3. 冠心病的症状 胸口压迫感、烧灼感或紧缩感(可能放射至左肩、颈、下颚、背部) 呼吸急促 出冷汗 恶心、头晕 在女性、长者、糖尿病患者中,症状可能不典型,例如只是疲倦、胃痛 4. 为何要治疗?...

【常見疾病】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

【常见疾病】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

香港人要知道的高胆固醇血症治疗全攻略 在香港这个美食天堂,点心、烧味、炸鸡、奶茶、蛋挞几乎随手可得,加上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饮食偏向高脂、高糖、低纤维,结果令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成为都市常见健康问题之一。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本港约有一半成年人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偏高,而不少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平日没有明显症状。笔者(小编)常听到身边朋友说:「胆固醇高又唔痛唔痒,唔洗理啦!」——其实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因为高胆固醇长期存在,会大大增加心脏病、中风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1. 什么是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对人体很重要,用于制造细胞膜、荷尔蒙及维他命D。但若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就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Plaque) ,令血管愈来愈窄,影响血流。 医学检查中常见的数值: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理想值< 5.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 :理想值< 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 :理想值≥ 1.0 mmol/L(男性) / ≥ 1.3 mmol/L(女性)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 :理想值< 1.7 mmol/L 2....

【常见疾病】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

香港人要知道的高胆固醇血症治疗全攻略 在香港这个美食天堂,点心、烧味、炸鸡、奶茶、蛋挞几乎随手可得,加上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饮食偏向高脂、高糖、低纤维,结果令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成为都市常见健康问题之一。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本港约有一半成年人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偏高,而不少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平日没有明显症状。笔者(小编)常听到身边朋友说:「胆固醇高又唔痛唔痒,唔洗理啦!」——其实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因为高胆固醇长期存在,会大大增加心脏病、中风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1. 什么是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对人体很重要,用于制造细胞膜、荷尔蒙及维他命D。但若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就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Plaque) ,令血管愈来愈窄,影响血流。 医学检查中常见的数值: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理想值< 5.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 :理想值< 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 :理想值≥ 1.0 mmol/L(男性) / ≥ 1.3 mmol/L(女性)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 :理想值< 1.7 mmol/L 2....

【常見疾病】低血壓(Hypotension)

【常见疾病】低血压(Hypotension)

香港人要留意的低血压治疗全指南 在香港,大家对「高血压」的关注度很高,但对「低血压」的认识却相对不足。很多人以为血压越低越好,其实并非如此。若血压过低,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晕倒,严重时更会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危险。 作为长期关注健康议题的小编,我发现不少香港人会忽略低血压的危险,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长期节食或过度减肥人士、以及长期病患者。低血压并不一定比高血压「安全」,它同样需要正确处理。 1. 什么是低血压? 香港卫生署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低血压」定义,不过一般医学界会以以下数值作参考: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低于90 mmHg 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低于60 mmHg 需要留意的是,血压过低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症状和持续时间。有些运动员或健康人士天生血压低但没有不适,未必需要治疗;但如果伴随头晕、眼花、心悸、呼吸急促、甚至昏厥,就要引起注意。 2. 低血压的成因 低血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常见原因包括: 脱水– 香港夏天炎热,运动或出汗过多而补水不足,血容量下降。 营养不良– 长期节食、缺乏维他命B12、叶酸或铁质,影响血液生成。 药物副作用– 利尿剂、降血压药、部分抗抑郁药等。 内分泌问题– 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不全等。 心脏问题– 心律不整、心脏衰竭、心瓣疾病。...

【常见疾病】低血压(Hypotension)

香港人要留意的低血压治疗全指南 在香港,大家对「高血压」的关注度很高,但对「低血压」的认识却相对不足。很多人以为血压越低越好,其实并非如此。若血压过低,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晕倒,严重时更会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危险。 作为长期关注健康议题的小编,我发现不少香港人会忽略低血压的危险,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长期节食或过度减肥人士、以及长期病患者。低血压并不一定比高血压「安全」,它同样需要正确处理。 1. 什么是低血压? 香港卫生署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低血压」定义,不过一般医学界会以以下数值作参考: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低于90 mmHg 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低于60 mmHg 需要留意的是,血压过低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症状和持续时间。有些运动员或健康人士天生血压低但没有不适,未必需要治疗;但如果伴随头晕、眼花、心悸、呼吸急促、甚至昏厥,就要引起注意。 2. 低血压的成因 低血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常见原因包括: 脱水– 香港夏天炎热,运动或出汗过多而补水不足,血容量下降。 营养不良– 长期节食、缺乏维他命B12、叶酸或铁质,影响血液生成。 药物副作用– 利尿剂、降血压药、部分抗抑郁药等。 内分泌问题– 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不全等。 心脏问题– 心律不整、心脏衰竭、心瓣疾病。...

【常見疾病】高血壓(Hypertension)

【常见疾病】高血压(Hypertension)

香港人必知的高血压治疗全攻略 高血压(Hypertension)在香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尤其在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偏咸偏油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出现。根据香港卫生署数据,大约每三位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压,而不少人甚至在早期完全没有察觉,直到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求诊时才发现。 作为小编,笔者经常留意医疗新闻和本地健康资讯,发现香港人对高血压的治疗虽然有一定认识,但仍有不少误解,例如「只要少食盐就一定会痊愈」、「年纪大有高血压是正常的」、「药物会伤肾所以不要长期食」等。事实上,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有清晰的方向,并且有科学证据支持。 1. 什么是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香港卫生署一般以以下标准作为诊断: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 140 mmHg 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 90 mmHg 连续多次量度(而非单一次)血压偏高,才会被考虑为高血压。 2. 为何要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并不是单纯的「血压高一点点」问题,长期不受控制会增加中风、心脏病、肾衰竭、视网膜病变等风险。香港医管局资料指出,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中风是香港主要死亡及致残的原因。 3. 治疗高血压的两大方向 治疗主要分为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3.1 生活方式改善(第一步) 很多医生会先建议患者透过生活改善来控制血压,尤其是轻度高血压或前期高血压人士。...

【常见疾病】高血压(Hypertension)

香港人必知的高血压治疗全攻略 高血压(Hypertension)在香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尤其在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偏咸偏油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出现。根据香港卫生署数据,大约每三位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压,而不少人甚至在早期完全没有察觉,直到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求诊时才发现。 作为小编,笔者经常留意医疗新闻和本地健康资讯,发现香港人对高血压的治疗虽然有一定认识,但仍有不少误解,例如「只要少食盐就一定会痊愈」、「年纪大有高血压是正常的」、「药物会伤肾所以不要长期食」等。事实上,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有清晰的方向,并且有科学证据支持。 1. 什么是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香港卫生署一般以以下标准作为诊断: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 140 mmHg 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 90 mmHg 连续多次量度(而非单一次)血压偏高,才会被考虑为高血压。 2. 为何要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并不是单纯的「血压高一点点」问题,长期不受控制会增加中风、心脏病、肾衰竭、视网膜病变等风险。香港医管局资料指出,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中风是香港主要死亡及致残的原因。 3. 治疗高血压的两大方向 治疗主要分为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3.1 生活方式改善(第一步) 很多医生会先建议患者透过生活改善来控制血压,尤其是轻度高血压或前期高血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