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速報】

【常見疾病】普通感冒(Common Cold)
【小編詳解】普通感冒在香港的治療與護理全攻略 什麼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Common Cold)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包括鼻病毒(Rhinovirus)、冠狀病毒(Coronavirus)等。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感冒並非由一種病毒造成,因此沒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根治」;大部分患者會在 7 至 10 天內自行痊癒。 香港常見的感冒症狀 鼻塞或流鼻水 喉嚨痛或乾癢 輕微咳嗽 打噴嚏 輕度頭痛 輕至中度疲倦 有時會伴隨低燒(多見於兒童) 小編貼士: 如果出現高燒(>38.5°C)、呼吸困難、胸痛、持續劇烈咳嗽或症狀超過 10 天未改善,就要盡快求醫,因為有可能是流感、肺炎或其他較嚴重的感染。 治療原則:以緩解症狀為主 由於感冒屬於病毒感染,抗生素對普通感冒無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幫助身體更舒適地渡過病程。 1. 休息與補水 充足睡眠:有助免疫系統運作。 多飲暖水或清湯:保持喉嚨濕潤,減少刺激。 避免含咖啡因或酒精飲品,因為會增加脫水風險。 2....
【常見疾病】普通感冒(Common Cold)
【小編詳解】普通感冒在香港的治療與護理全攻略 什麼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Common Cold)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包括鼻病毒(Rhinovirus)、冠狀病毒(Coronavirus)等。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感冒並非由一種病毒造成,因此沒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根治」;大部分患者會在 7 至 10 天內自行痊癒。 香港常見的感冒症狀 鼻塞或流鼻水 喉嚨痛或乾癢 輕微咳嗽 打噴嚏 輕度頭痛 輕至中度疲倦 有時會伴隨低燒(多見於兒童) 小編貼士: 如果出現高燒(>38.5°C)、呼吸困難、胸痛、持續劇烈咳嗽或症狀超過 10 天未改善,就要盡快求醫,因為有可能是流感、肺炎或其他較嚴重的感染。 治療原則:以緩解症狀為主 由於感冒屬於病毒感染,抗生素對普通感冒無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幫助身體更舒適地渡過病程。 1. 休息與補水 充足睡眠:有助免疫系統運作。 多飲暖水或清湯:保持喉嚨濕潤,減少刺激。 避免含咖啡因或酒精飲品,因為會增加脫水風險。 2....

【常見疾病】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香港人必讀的心肌梗塞治療全攻略 心肌梗塞(俗稱「心臟病發」)是香港最嚴重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根據香港衞生署數據,心肌梗塞長期位列本港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作為長期研究心血管健康的小編,我發現很多香港人對心肌梗塞的認識只停留在「胸口痛」,但其實它的危險在於發作急、死亡率高,一旦錯過黃金搶救時間,心肌細胞會不可逆轉地壞死,後果非常嚴重。 1. 什麼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心臟某部分的血流被突然中斷(通常因冠狀動脈血栓堵塞),導致該區域的心肌缺血缺氧,並在數分鐘至小時內發生壞死。 最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發血栓形成,完全或部分阻塞冠狀動脈。 2. 高危因素 香港常見的心肌梗塞危險因素包括: 高膽固醇血症 高血壓 糖尿病 吸煙 肥胖與缺乏運動 長期精神壓力與睡眠不足 家族心臟病史 💡 小編觀察:香港「三高」的控制率不佳,加上飲食偏油鹹和工作壓力大,令心肌梗塞的潛在患者基數龐大。 3. 症狀 胸口劇痛或壓迫感(持續數分鐘以上,休息或服硝酸甘油不會完全緩解) 痛感可放射至左肩、頸、下顎、背部 呼吸急促 噁心、出冷汗 頭暈、昏厥 ⚠️ 注意:女性、長者、糖尿病患者的症狀可能不典型,例如只是疲倦、胃痛或輕微氣促。...
【常見疾病】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香港人必讀的心肌梗塞治療全攻略 心肌梗塞(俗稱「心臟病發」)是香港最嚴重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根據香港衞生署數據,心肌梗塞長期位列本港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作為長期研究心血管健康的小編,我發現很多香港人對心肌梗塞的認識只停留在「胸口痛」,但其實它的危險在於發作急、死亡率高,一旦錯過黃金搶救時間,心肌細胞會不可逆轉地壞死,後果非常嚴重。 1. 什麼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心臟某部分的血流被突然中斷(通常因冠狀動脈血栓堵塞),導致該區域的心肌缺血缺氧,並在數分鐘至小時內發生壞死。 最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發血栓形成,完全或部分阻塞冠狀動脈。 2. 高危因素 香港常見的心肌梗塞危險因素包括: 高膽固醇血症 高血壓 糖尿病 吸煙 肥胖與缺乏運動 長期精神壓力與睡眠不足 家族心臟病史 💡 小編觀察:香港「三高」的控制率不佳,加上飲食偏油鹹和工作壓力大,令心肌梗塞的潛在患者基數龐大。 3. 症狀 胸口劇痛或壓迫感(持續數分鐘以上,休息或服硝酸甘油不會完全緩解) 痛感可放射至左肩、頸、下顎、背部 呼吸急促 噁心、出冷汗 頭暈、昏厥 ⚠️ 注意:女性、長者、糖尿病患者的症狀可能不典型,例如只是疲倦、胃痛或輕微氣促。...

【常見疾病】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
香港人必讀的心臟衰竭治療全攻略 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並不代表心臟「停咗」或者「完全壞咗」,而是指心臟泵血功能受損,無法有效將足夠血液泵送到全身,以滿足身體的需要。它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在香港的長者及心血管病患者中非常常見。 根據香港醫管局數據,心臟衰竭是本港主要的住院原因之一,患者住院後一年內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都偏高。作為長期關注心血管健康的小編,我發現很多人對心臟衰竭的印象很模糊,以為只是「年紀大啲自然會心臟弱」,但其實它是多種疾病的終末階段,需要積極治療和長期管理。 1. 什麼是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可分為: 收縮性心衰(HFrEF):心臟收縮力減弱,射血分率(EF)降低 舒張性心衰(HFpEF):心臟放鬆功能受損,雖然收縮力正常,但心室充血不足 急性心衰:病情突然惡化,需要緊急處理 2. 成因 香港常見的心臟衰竭成因包括: 冠心病與心肌梗塞 – 破壞心肌組織 高血壓 – 長期增加心臟負擔 心瓣膜病 – 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等 心律不整 – 長期心跳過快或過慢 心肌病 – 先天或後天原因...
【常見疾病】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
香港人必讀的心臟衰竭治療全攻略 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並不代表心臟「停咗」或者「完全壞咗」,而是指心臟泵血功能受損,無法有效將足夠血液泵送到全身,以滿足身體的需要。它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在香港的長者及心血管病患者中非常常見。 根據香港醫管局數據,心臟衰竭是本港主要的住院原因之一,患者住院後一年內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都偏高。作為長期關注心血管健康的小編,我發現很多人對心臟衰竭的印象很模糊,以為只是「年紀大啲自然會心臟弱」,但其實它是多種疾病的終末階段,需要積極治療和長期管理。 1. 什麼是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可分為: 收縮性心衰(HFrEF):心臟收縮力減弱,射血分率(EF)降低 舒張性心衰(HFpEF):心臟放鬆功能受損,雖然收縮力正常,但心室充血不足 急性心衰:病情突然惡化,需要緊急處理 2. 成因 香港常見的心臟衰竭成因包括: 冠心病與心肌梗塞 – 破壞心肌組織 高血壓 – 長期增加心臟負擔 心瓣膜病 – 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等 心律不整 – 長期心跳過快或過慢 心肌病 – 先天或後天原因...

【常見疾病】心律不整(Arrhythmia)
香港人必讀的心律不整治療全攻略 心律不整(Arrhythmia)是指心臟跳動的節律異常,可能過快(心動過速)、過慢(心動過緩)或不規則。它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組與心臟電傳導系統有關的病症。 在香港,心律不整並不少見,尤其在長者、冠心病患者、甲狀腺疾病患者,以及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人群中更為普遍。根據香港醫管局的臨床觀察,房顫(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不整類型之一,而且與中風風險密切相關。 作為小編,我發現很多人對心律不整的認識仍停留在「心跳快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階段,但其實某些心律不整可能毫無症狀,卻潛伏着致命風險,例如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可在數分鐘內奪命。 1. 什麼是心律不整? 正常情況下,心臟的跳動由位於右心房的竇房結(SA node)發出電訊號,經心房、房室結(AV node)傳到心室,形成穩定節律(成人靜息心率約 60–100 次/分鐘)。 心律不整是指這個電傳導系統出現異常,導致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常見類型包括: 心房顫動(AF)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室上性心動過速(SVT) 室性心動過速(VT) 心室顫動(VF) 竇性心動過緩 / 房室傳導阻滯 2. 成因 香港人常見的心律不整成因包括: 心臟結構疾病:冠心病、心瓣病、心肌病。...
【常見疾病】心律不整(Arrhythmia)
香港人必讀的心律不整治療全攻略 心律不整(Arrhythmia)是指心臟跳動的節律異常,可能過快(心動過速)、過慢(心動過緩)或不規則。它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組與心臟電傳導系統有關的病症。 在香港,心律不整並不少見,尤其在長者、冠心病患者、甲狀腺疾病患者,以及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人群中更為普遍。根據香港醫管局的臨床觀察,房顫(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不整類型之一,而且與中風風險密切相關。 作為小編,我發現很多人對心律不整的認識仍停留在「心跳快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階段,但其實某些心律不整可能毫無症狀,卻潛伏着致命風險,例如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可在數分鐘內奪命。 1. 什麼是心律不整? 正常情況下,心臟的跳動由位於右心房的竇房結(SA node)發出電訊號,經心房、房室結(AV node)傳到心室,形成穩定節律(成人靜息心率約 60–100 次/分鐘)。 心律不整是指這個電傳導系統出現異常,導致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常見類型包括: 心房顫動(AF)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室上性心動過速(SVT) 室性心動過速(VT) 心室顫動(VF) 竇性心動過緩 / 房室傳導阻滯 2. 成因 香港人常見的心律不整成因包括: 心臟結構疾病:冠心病、心瓣病、心肌病。...

【常見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香港人必讀的冠心病治療全攻略 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心臟病)是香港最常見的心臟病之一,也是導致死亡和住院的重要原因。根據香港衞生署數據,冠心病長期位列本港十大死因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但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 作為小編,我在整理資料時發現,很多香港人誤以為冠心病只是「心臟痛一下」那麼簡單,事實上,它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甚至在急性發作時會致命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冠心病並不是一旦確診就只能等死,現代醫學已經有多種有效治療方法,能夠幫助患者控制病情、延長壽命、改善生活質素。 1. 什麼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供應心臟血液和氧氣的冠狀動脈因動脈粥樣硬化而變窄或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常見類型包括: 穩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塞) 2. 為什麼會患上冠心病? 香港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 高膽固醇血症 高血壓 糖尿病 吸煙 肥胖與缺乏運動 長期壓力與睡眠不足 家族病史 💡 小編觀察:香港都市人飲食偏油鹹、工作壓力大、運動量不足,這些都是冠心病的「溫床」。 3. 冠心病的症狀 胸口壓迫感、燒灼感或緊縮感(可能放射至左肩、頸、下顎、背部) 呼吸急促 出冷汗 噁心、頭暈 在女性、長者、糖尿病患者中,症狀可能不典型,例如只是疲倦、胃痛...
【常見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香港人必讀的冠心病治療全攻略 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心臟病)是香港最常見的心臟病之一,也是導致死亡和住院的重要原因。根據香港衞生署數據,冠心病長期位列本港十大死因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但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 作為小編,我在整理資料時發現,很多香港人誤以為冠心病只是「心臟痛一下」那麼簡單,事實上,它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甚至在急性發作時會致命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冠心病並不是一旦確診就只能等死,現代醫學已經有多種有效治療方法,能夠幫助患者控制病情、延長壽命、改善生活質素。 1. 什麼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供應心臟血液和氧氣的冠狀動脈因動脈粥樣硬化而變窄或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常見類型包括: 穩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塞) 2. 為什麼會患上冠心病? 香港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 高膽固醇血症 高血壓 糖尿病 吸煙 肥胖與缺乏運動 長期壓力與睡眠不足 家族病史 💡 小編觀察:香港都市人飲食偏油鹹、工作壓力大、運動量不足,這些都是冠心病的「溫床」。 3. 冠心病的症狀 胸口壓迫感、燒灼感或緊縮感(可能放射至左肩、頸、下顎、背部) 呼吸急促 出冷汗 噁心、頭暈 在女性、長者、糖尿病患者中,症狀可能不典型,例如只是疲倦、胃痛...

【常見疾病】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
香港人要知道的高膽固醇血症治療全攻略 在香港這個美食天堂,點心、燒味、炸雞、奶茶、蛋撻幾乎隨手可得,加上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飲食偏向高脂、高糖、低纖維,結果令高膽固醇血症(高膽固醇)成為都市常見健康問題之一。 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本港約有一半成年人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偏高,而不少人是在體檢時才發現,平日沒有明顯症狀。筆者(小編)常聽到身邊朋友說:「膽固醇高又唔痛唔癢,唔洗理啦!」——其實這種想法十分危險,因為高膽固醇長期存在,會大大增加心臟病、中風及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1. 什麼是高膽固醇血症? 膽固醇是一種脂質,對人體很重要,用於製造細胞膜、荷爾蒙及維他命 D。但若血液中的膽固醇過多,就會沉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Plaque),令血管愈來愈窄,影響血流。 醫學檢查中常見的數值: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理想值 < 5.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理想值 < 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膽固醇」):理想值 ≥ 1.0 mmol/L(男性) / ≥ 1.3 mmol/L(女性)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理想值 < 1.7...
【常見疾病】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
香港人要知道的高膽固醇血症治療全攻略 在香港這個美食天堂,點心、燒味、炸雞、奶茶、蛋撻幾乎隨手可得,加上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飲食偏向高脂、高糖、低纖維,結果令高膽固醇血症(高膽固醇)成為都市常見健康問題之一。 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本港約有一半成年人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偏高,而不少人是在體檢時才發現,平日沒有明顯症狀。筆者(小編)常聽到身邊朋友說:「膽固醇高又唔痛唔癢,唔洗理啦!」——其實這種想法十分危險,因為高膽固醇長期存在,會大大增加心臟病、中風及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1. 什麼是高膽固醇血症? 膽固醇是一種脂質,對人體很重要,用於製造細胞膜、荷爾蒙及維他命 D。但若血液中的膽固醇過多,就會沉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Plaque),令血管愈來愈窄,影響血流。 醫學檢查中常見的數值: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理想值 < 5.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理想值 < 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膽固醇」):理想值 ≥ 1.0 mmol/L(男性) / ≥ 1.3 mmol/L(女性)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理想值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