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LIFE HK 生活资讯及娱乐

ABLIFE HK 生活资讯及娱乐

【楼市地产】

【一文了解】《買樓睇盤必看:樓層、座向、景觀大解碼》|編:馬文生

【一文了解】《买楼睇盘必看:楼层、座向、景观大解码》|编:马文生

🏠 买楼睇盘必看:楼层、座向、景观大解码 香港人买楼,往往唔只睇价钱,仲要睇楼层、座向、景观,因为呢啲因素会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升值潜力、转售能力。有时候,同一个屋苑、同一个实用面积,但因为楼层同景观唔同,价差可以去到几百万。小编今日就帮大家全面拆解——买楼睇盘时,点样从楼层、座向到景观逐一分析,唔会中伏。 🔑 为何要留意楼层、座向、景观? 居住体验:光猛、通风、景观开扬,住得舒服,心情自然好。 健康因素:湿气、噪音、污染,全部同楼层同座向有关。 投资价值:市场普遍有偏好,高层开扬景观单位更容易转手。 风水考虑:香港人买楼唔少人会考虑风水,座向同景致都会影响心理。 🏢 楼层分析 高层单位(20楼以上)🚀 优点: 景观开扬,远离街道噪音。 蚊虫较少,空气相对清新。 升值潜力较高,市场普遍偏好。 缺点: 价格较贵。 遇上停电或升降机故障,出入不便。 风力较强,部分人觉得唔舒服。 中层单位(10–19楼)🏙️ 优点: 价格比高层便宜,但仍然有合理景观。 出入方便,升降机等候时间较短。 价格与舒适度平衡,最受家庭买家欢迎。 缺点: 部分单位可能仍受马路噪音影响。 低层单位(1–9楼)🏞️ 优点: 价格相对平,入场门槛低。...

【一文了解】《买楼睇盘必看:楼层、座向、景观大解码》|编:马文生

🏠 买楼睇盘必看:楼层、座向、景观大解码 香港人买楼,往往唔只睇价钱,仲要睇楼层、座向、景观,因为呢啲因素会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升值潜力、转售能力。有时候,同一个屋苑、同一个实用面积,但因为楼层同景观唔同,价差可以去到几百万。小编今日就帮大家全面拆解——买楼睇盘时,点样从楼层、座向到景观逐一分析,唔会中伏。 🔑 为何要留意楼层、座向、景观? 居住体验:光猛、通风、景观开扬,住得舒服,心情自然好。 健康因素:湿气、噪音、污染,全部同楼层同座向有关。 投资价值:市场普遍有偏好,高层开扬景观单位更容易转手。 风水考虑:香港人买楼唔少人会考虑风水,座向同景致都会影响心理。 🏢 楼层分析 高层单位(20楼以上)🚀 优点: 景观开扬,远离街道噪音。 蚊虫较少,空气相对清新。 升值潜力较高,市场普遍偏好。 缺点: 价格较贵。 遇上停电或升降机故障,出入不便。 风力较强,部分人觉得唔舒服。 中层单位(10–19楼)🏙️ 优点: 价格比高层便宜,但仍然有合理景观。 出入方便,升降机等候时间较短。 价格与舒适度平衡,最受家庭买家欢迎。 缺点: 部分单位可能仍受马路噪音影响。 低层单位(1–9楼)🏞️ 优点: 价格相对平,入场门槛低。...

【一文了解】《樓市十大迷思:買樓真的「有樓先至有未來」嗎?》|編:Kwan CM

【一文了解】《楼市十大迷思:买楼真的「有楼先至有未来」吗? 》|编:Kwan CM

🏠 楼市十大迷思:买楼真的「有楼先至有未来」吗? 喺香港,楼市几乎等同于全民话题。由返工搭车、食饭聚会,到亲戚饭局,总有人会问:「你买咗楼未?」、「几时上车?」。对好多香港人嚟讲,买楼就等于人生目标,但系楼市真系冇得输?小编今日就同大家拆解「楼市十大迷思」 ,逐一分析背后慨真相,等大家唔会盲目跟风,反而可以理性睇待。 🔟 楼市迷思一:楼价永远只升不跌📈 迷思解读:香港楼价长期上升,但唔代表唔会跌。 事实:1997金融风暴至2003年,楼价跌咗超过六成;2019–2023年,美国加息同疫情影响,楼价亦有明显回落。 启示:长线可能升,但短期波动大,唔可以盲目相信「只会升」。 9️⃣ 迷思二:有楼先至有未来🏡 迷思解读:社会氛围觉得冇楼好似冇保障。 事实:楼市系一种资产,但未必适合每个人。有人拣租楼,反而保持灵活资金去投资股票、基金,回报未必输。 启示:人生选择唔止一条路,唔应该被「上车」绑死。 8️⃣ 迷思三:供得起就等于买得起💸 迷思解读:好多人成日计供款金额,觉得月供得起就冇问题。 事实:买楼除咗供款,仲有首期、印花税、律师费、管理费、维修费。长远仲要考虑加息风险。 启示:买楼唔系净系计月供,而系要全面考虑现金流。 7️⃣ 迷思四:租楼等于浪费钱💰 迷思解读:租金俾咗出去就冇回报,好似「帮业主供楼」。 事实:租楼可以保持弹性,唔需要长期背负供楼压力;而且部分人利用资金投资其他资产,比供楼回报更高。 启示:租楼未必系浪费,反而系一种财务策略。 6️⃣ 迷思五:买细单位容易升值📏 迷思解读:细单位上车容易,受年轻人欢迎,市场需求大。 事实:细单位呎价普遍较贵,加上政策(例如按揭限制)可能令投资价值受压。 启示:唔好单靠「细单位一定升值」呢个概念去买楼,要分析供求同政策。 5️⃣...

【一文了解】《楼市十大迷思:买楼真的「有楼先至有未来」吗? 》|编:Kwan CM

🏠 楼市十大迷思:买楼真的「有楼先至有未来」吗? 喺香港,楼市几乎等同于全民话题。由返工搭车、食饭聚会,到亲戚饭局,总有人会问:「你买咗楼未?」、「几时上车?」。对好多香港人嚟讲,买楼就等于人生目标,但系楼市真系冇得输?小编今日就同大家拆解「楼市十大迷思」 ,逐一分析背后慨真相,等大家唔会盲目跟风,反而可以理性睇待。 🔟 楼市迷思一:楼价永远只升不跌📈 迷思解读:香港楼价长期上升,但唔代表唔会跌。 事实:1997金融风暴至2003年,楼价跌咗超过六成;2019–2023年,美国加息同疫情影响,楼价亦有明显回落。 启示:长线可能升,但短期波动大,唔可以盲目相信「只会升」。 9️⃣ 迷思二:有楼先至有未来🏡 迷思解读:社会氛围觉得冇楼好似冇保障。 事实:楼市系一种资产,但未必适合每个人。有人拣租楼,反而保持灵活资金去投资股票、基金,回报未必输。 启示:人生选择唔止一条路,唔应该被「上车」绑死。 8️⃣ 迷思三:供得起就等于买得起💸 迷思解读:好多人成日计供款金额,觉得月供得起就冇问题。 事实:买楼除咗供款,仲有首期、印花税、律师费、管理费、维修费。长远仲要考虑加息风险。 启示:买楼唔系净系计月供,而系要全面考虑现金流。 7️⃣ 迷思四:租楼等于浪费钱💰 迷思解读:租金俾咗出去就冇回报,好似「帮业主供楼」。 事实:租楼可以保持弹性,唔需要长期背负供楼压力;而且部分人利用资金投资其他资产,比供楼回报更高。 启示:租楼未必系浪费,反而系一种财务策略。 6️⃣ 迷思五:买细单位容易升值📏 迷思解读:细单位上车容易,受年轻人欢迎,市场需求大。 事实:细单位呎价普遍较贵,加上政策(例如按揭限制)可能令投资价值受压。 启示:唔好单靠「细单位一定升值」呢个概念去买楼,要分析供求同政策。 5️⃣...

【一文了解】《全球經濟與本地樓市:有什麼聯動關係?》|編:Kwan CM

【一文了解】《全球经济与本地楼市:有什么联动关系? 》|编:Kwan CM

🌍 全球经济与本地楼市:有什么联动关系? 香港楼市虽然地处一隅,但由于香港系国际金融中心,资金高度自由流动,楼市走势其实同全球经济紧密挂勾。无论美国利率政策、内地经济表现、甚至欧洲金融危机,都会直接影响香港楼价。小编今日就同大家仔细拆解:全球经济同本地楼市有咩联动关系?历史上又有咩例子可以俾我哋参考? 🔑 全球经济影响楼市的主要渠道 1. 利率政策与资金流动💸 香港实行联系汇率,港元与美元挂钩,因此美国联储局一加息或减息,香港息口基本上要跟随。 低息环境:供楼成本下降,资金涌入楼市,推高楼价。 高息环境:供楼压力上升,资金流出,楼市受压。 2. 国际资金流向🌐 全球资金寻找回报,当国际局势不稳或其他市场回报偏低,资金可能流入香港楼市避险。 反之,如果外地市场回报更高,资金会撤出香港,楼市承压。 3. 全球经济增长与贸易前景📦 香港系外向型经济体,全球贸易畅旺时,本地收入增加,置业需求上升。 相反,当全球经济衰退,本地就业同收入受压,楼市需求减弱。 4. 内地经济与政策🇨🇳 内地经济增长直接影响香港,特别系跨境投资同旅游业。 内地资金一旦流入香港,往往带动豪宅市场;相反,内地加强资本管制时,香港楼市投资需求减少。 📊 历史案例:全球经济与香港楼市的互动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背景:泰铢爆煲,亚洲货币大幅贬值,资金流出香港。 影响:香港金管局捍卫港元,利率急升至十几厘,供楼成本飙升。 楼市结果:楼价由高位暴跌约六成,长达6年跌市。 2008...

【一文了解】《全球经济与本地楼市:有什么联动关系? 》|编:Kwan CM

🌍 全球经济与本地楼市:有什么联动关系? 香港楼市虽然地处一隅,但由于香港系国际金融中心,资金高度自由流动,楼市走势其实同全球经济紧密挂勾。无论美国利率政策、内地经济表现、甚至欧洲金融危机,都会直接影响香港楼价。小编今日就同大家仔细拆解:全球经济同本地楼市有咩联动关系?历史上又有咩例子可以俾我哋参考? 🔑 全球经济影响楼市的主要渠道 1. 利率政策与资金流动💸 香港实行联系汇率,港元与美元挂钩,因此美国联储局一加息或减息,香港息口基本上要跟随。 低息环境:供楼成本下降,资金涌入楼市,推高楼价。 高息环境:供楼压力上升,资金流出,楼市受压。 2. 国际资金流向🌐 全球资金寻找回报,当国际局势不稳或其他市场回报偏低,资金可能流入香港楼市避险。 反之,如果外地市场回报更高,资金会撤出香港,楼市承压。 3. 全球经济增长与贸易前景📦 香港系外向型经济体,全球贸易畅旺时,本地收入增加,置业需求上升。 相反,当全球经济衰退,本地就业同收入受压,楼市需求减弱。 4. 内地经济与政策🇨🇳 内地经济增长直接影响香港,特别系跨境投资同旅游业。 内地资金一旦流入香港,往往带动豪宅市场;相反,内地加强资本管制时,香港楼市投资需求减少。 📊 历史案例:全球经济与香港楼市的互动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背景:泰铢爆煲,亚洲货币大幅贬值,资金流出香港。 影响:香港金管局捍卫港元,利率急升至十几厘,供楼成本飙升。 楼市结果:楼价由高位暴跌约六成,长达6年跌市。 2008...

【一文了解】《樓市供求分析:人口、土地供應與政策影響》|編:Kwan CM

【一文了解】《楼市供求分析:人口、土地供应与政策影响》|编:Kwan CM

🏙️ 楼市供求分析:人口、土地供应与政策影响 香港楼市长期高企,几乎成为全球关注慨「奇迹」。点解香港楼价可以长年企硬?答案离唔开供求关系。小编今日就会同大家深入探讨:人口变化、土地供应同政府政策,如何影响香港楼市走势,并且总结出几个重要启示,等大家喺买楼或者投资时,有更全面慨判断。 🔑 楼市供求基本概念 1. 需求面Demand 👥 即系市民或者投资者对住房慨需求,包括自住、投资、收租等。需求受人口增长、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同投资氛围影响。 2. 供应面Supply 🏗️ 即系市场上实际可供应慨住宅数量。供应受土地释放、规划程序、建筑周期同政府政策影响。 当需求大于供应,楼价就会上升;反之,供应多于需求,楼价就有下调压力。 👥 人口因素对楼市影响 人口增长与住屋需求📈 香港人口由1970年代约400万,上升至2021年慨740万。人口增长直接推动住屋需求。 即使生育率下降,但因为家庭结构细化(例如单身人士、细家庭),每户平均住户人数由1990年代4人以上,下降至现时大约2.7人,令住屋需求持续增加。 人口老化与置业模式👴👵 香港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重逐年上升。 老年人可能会选择细单位、长者屋,或者将物业转让比下一代。呢种转变会影响市场上慨供应流动性。 新移民与跨境因素🌏 大湾区融合,内地移民需求增加,部分高收入人士选择喺香港置业。 但同时,部分香港年轻人选择移居海外,可能会释放部分供应,对楼市有双向影响。 🏗️ 土地供应对楼市影响 土地供应有限🚧 香港土地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但真正可发展土地不足25%。 过去政府开发新市镇速度减慢,土地供应长期偏紧。...

【一文了解】《楼市供求分析:人口、土地供应与政策影响》|编:Kwan CM

🏙️ 楼市供求分析:人口、土地供应与政策影响 香港楼市长期高企,几乎成为全球关注慨「奇迹」。点解香港楼价可以长年企硬?答案离唔开供求关系。小编今日就会同大家深入探讨:人口变化、土地供应同政府政策,如何影响香港楼市走势,并且总结出几个重要启示,等大家喺买楼或者投资时,有更全面慨判断。 🔑 楼市供求基本概念 1. 需求面Demand 👥 即系市民或者投资者对住房慨需求,包括自住、投资、收租等。需求受人口增长、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同投资氛围影响。 2. 供应面Supply 🏗️ 即系市场上实际可供应慨住宅数量。供应受土地释放、规划程序、建筑周期同政府政策影响。 当需求大于供应,楼价就会上升;反之,供应多于需求,楼价就有下调压力。 👥 人口因素对楼市影响 人口增长与住屋需求📈 香港人口由1970年代约400万,上升至2021年慨740万。人口增长直接推动住屋需求。 即使生育率下降,但因为家庭结构细化(例如单身人士、细家庭),每户平均住户人数由1990年代4人以上,下降至现时大约2.7人,令住屋需求持续增加。 人口老化与置业模式👴👵 香港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重逐年上升。 老年人可能会选择细单位、长者屋,或者将物业转让比下一代。呢种转变会影响市场上慨供应流动性。 新移民与跨境因素🌏 大湾区融合,内地移民需求增加,部分高收入人士选择喺香港置业。 但同时,部分香港年轻人选择移居海外,可能会释放部分供应,对楼市有双向影响。 🏗️ 土地供应对楼市影响 土地供应有限🚧 香港土地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但真正可发展土地不足25%。 过去政府开发新市镇速度减慢,土地供应长期偏紧。...

【一文了解】《樓價上升週期與下跌週期:歷史數據啟示》|編:Kwan CM

【一文了解】《楼价上升周期与下跌周期:历史数据启示》|编:Kwan CM

📈 楼价上升周期与下跌周期:历史数据启示 香港楼市向来有「只升不跌」慨传说,但其实回顾历史,楼价都经历过多次大升大跌。小编今日就同大家一齐细数香港楼市慨上升周期同下跌周期,透过数据同事件分析,帮大家理解背后慨规律,亦从中提炼出启示。咁样,下次置业或者投资,就唔会盲目跟风,而系有根有据咁部署。 🔑 影响楼价周期慨主要因素 1. 利率走势💸 加息会令供楼成本上升,压抑需求;减息则刺激入市。 2. 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收入上升会推动楼价;反之,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会打击楼市。 3. 政府政策🏦 印花税、按揭成数限制、供应政策,都会直接影响楼市周期。 4. 社会及突发事件⚠️ 如沙士、金融风暴、疫情,往往会令市场短期急跌。 📊 香港楼市主要上升与下跌周期 1978–1981:第一次大升浪🚀 背景:经济快速增长,港人收入提升,投资需求大。 楼价走势:3年内楼价升幅超过2倍。 启示:经济繁荣期,楼价升幅往往夸张。 1981–1984:利率高企+ 中英谈判🌀 背景:美国加息,香港利率急升;中英谈判令前景不明朗。 楼价走势:楼价由高位急跌约50%。 启示:地缘政治及高息环境,足以令楼价腰斩。 1985–1997:持续升浪+ 九七回归前高峰📈...

【一文了解】《楼价上升周期与下跌周期:历史数据启示》|编:Kwan CM

📈 楼价上升周期与下跌周期:历史数据启示 香港楼市向来有「只升不跌」慨传说,但其实回顾历史,楼价都经历过多次大升大跌。小编今日就同大家一齐细数香港楼市慨上升周期同下跌周期,透过数据同事件分析,帮大家理解背后慨规律,亦从中提炼出启示。咁样,下次置业或者投资,就唔会盲目跟风,而系有根有据咁部署。 🔑 影响楼价周期慨主要因素 1. 利率走势💸 加息会令供楼成本上升,压抑需求;减息则刺激入市。 2. 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收入上升会推动楼价;反之,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会打击楼市。 3. 政府政策🏦 印花税、按揭成数限制、供应政策,都会直接影响楼市周期。 4. 社会及突发事件⚠️ 如沙士、金融风暴、疫情,往往会令市场短期急跌。 📊 香港楼市主要上升与下跌周期 1978–1981:第一次大升浪🚀 背景:经济快速增长,港人收入提升,投资需求大。 楼价走势:3年内楼价升幅超过2倍。 启示:经济繁荣期,楼价升幅往往夸张。 1981–1984:利率高企+ 中英谈判🌀 背景:美国加息,香港利率急升;中英谈判令前景不明朗。 楼价走势:楼价由高位急跌约50%。 启示:地缘政治及高息环境,足以令楼价腰斩。 1985–1997:持续升浪+ 九七回归前高峰📈...

【一文了解】《樓市與利率的關係:加息週期如何影響樓價?》|編:Kwan CM

【一文了解】《楼市与利率的关系:加息周期如何影响楼价? 》|编:Kwan CM

💹 楼市与利率的关系:加息周期如何影响楼价? 香港楼市长期被视为「全球最昂贵」之一,而利率就系影响楼价走势慨重要因素。特别系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息口走势基本上要跟随美国联储局,所以每次美国加息或减息,香港楼市都会掀起一阵讨论。小编今日就帮大家深入拆解:利率点样同楼市挂勾?加息周期点样影响楼市?仲会分享理财师的建议,等大家做投资或供楼决策时更加心中有数。 🔑 为何利率会影响楼市? 1. 供楼成本直线上升💸 香港人买楼大多数要靠按揭,利率上升即系供款额增加。 例如:借500万,30年期,利率由2%升至4%,供款会由大约1.8万升到超过2.3万。 供楼压力一大,买家入市意欲下降,楼价自然受压。 2. 投资吸引力改变📉📈 当利率低,放钱银行定存冇乜利息,投资者更倾向买楼收租。 当利率高,银行定存、债券回报吸引,部分资金会离开楼市。 3. 市场心理影响🧠 加息通常代表政府要压抑通胀,经济前景可能转弱。 市场气氛悲观时,买家观望情绪明显,成交量下跌。 📊 香港历史经验:利率与楼价的互动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当时美国加息,香港亦跟随加息,按揭利率大升。 再加上金融危机冲击,​​楼价由高位跌超过六成。 2003 沙士低息环境 沙士爆发后,经济低迷,香港利率下降。 低息环境配合政府推动,令市民重拾置业信心,楼市由谷底回升。 2008 金融海啸...

【一文了解】《楼市与利率的关系:加息周期如何影响楼价? 》|编:Kwan CM

💹 楼市与利率的关系:加息周期如何影响楼价? 香港楼市长期被视为「全球最昂贵」之一,而利率就系影响楼价走势慨重要因素。特别系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息口走势基本上要跟随美国联储局,所以每次美国加息或减息,香港楼市都会掀起一阵讨论。小编今日就帮大家深入拆解:利率点样同楼市挂勾?加息周期点样影响楼市?仲会分享理财师的建议,等大家做投资或供楼决策时更加心中有数。 🔑 为何利率会影响楼市? 1. 供楼成本直线上升💸 香港人买楼大多数要靠按揭,利率上升即系供款额增加。 例如:借500万,30年期,利率由2%升至4%,供款会由大约1.8万升到超过2.3万。 供楼压力一大,买家入市意欲下降,楼价自然受压。 2. 投资吸引力改变📉📈 当利率低,放钱银行定存冇乜利息,投资者更倾向买楼收租。 当利率高,银行定存、债券回报吸引,部分资金会离开楼市。 3. 市场心理影响🧠 加息通常代表政府要压抑通胀,经济前景可能转弱。 市场气氛悲观时,买家观望情绪明显,成交量下跌。 📊 香港历史经验:利率与楼价的互动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当时美国加息,香港亦跟随加息,按揭利率大升。 再加上金融危机冲击,​​楼价由高位跌超过六成。 2003 沙士低息环境 沙士爆发后,经济低迷,香港利率下降。 低息环境配合政府推动,令市民重拾置业信心,楼市由谷底回升。 2008 金融海啸...

【一文了解】《如何利用樓市配置資產?理財師的專業建議》|編:馬文生

【一文了解】《如何利用楼市配置资产?理财师的专业建议》|编:马文生

🏡 如何利用楼市配置资产?理财师的专业建议 作为香港人,讲到置业同楼市,真系「几乎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慨话题。香港楼价长期企硬,无论系自住、投资定系资产配置,点样部署,往往都系决定财富增长慨关键。今日小编综合理财师慨专业角度,帮大家拆解点样透过楼市做好资产配置,亦会分享实际策略同风险考虑,等大家唔会盲目追楼,反而能够稳健咁进退。 🔑 为何楼市系香港人最重要慨资产配置工具? 1. 供应有限,需求长期存在 香港土地供应有限,而人口密集,就算经济周期有起有落,长远嚟讲,住屋需求都系存在。呢个「刚性需求」令楼市长期保持一定支持力。 2. 抗通胀能力强 理财师指出,楼价往往会随通胀而上升,特别系核心地段慨物业,可以有效对冲货币贬值风险。对香港人嚟讲,拥有物业就等于拥有「抗通胀资产」。 3. 杠杆优势 银行按揭制度容许投资者用「杠杆」方式入市,即系用较少慨首期资金,就可以控制大额资产。当楼市向上,回报率会被放大。 📊 资产配置建议:点样分配比例? 理财师普遍认为,唔应该将所有资金都压晒落楼市,否则会面对单一市场波动慨风险。 ✅ 建议比例(一般中产参考): 物业资产:40%–60% (自住+ 投资) 股票基金:20%–30% (分散至环球市场) 债券或定存:10%–20% (保持现金流同稳定性) 其他资产(黄金、保险、退休基金):10%左右 小编温馨提示:呢个比例唔系绝对,会因应年龄、风险承受能力同家庭需要而调整。 🏠 楼市入场策略...

【一文了解】《如何利用楼市配置资产?理财师的专业建议》|编:马文生

🏡 如何利用楼市配置资产?理财师的专业建议 作为香港人,讲到置业同楼市,真系「几乎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慨话题。香港楼价长期企硬,无论系自住、投资定系资产配置,点样部署,往往都系决定财富增长慨关键。今日小编综合理财师慨专业角度,帮大家拆解点样透过楼市做好资产配置,亦会分享实际策略同风险考虑,等大家唔会盲目追楼,反而能够稳健咁进退。 🔑 为何楼市系香港人最重要慨资产配置工具? 1. 供应有限,需求长期存在 香港土地供应有限,而人口密集,就算经济周期有起有落,长远嚟讲,住屋需求都系存在。呢个「刚性需求」令楼市长期保持一定支持力。 2. 抗通胀能力强 理财师指出,楼价往往会随通胀而上升,特别系核心地段慨物业,可以有效对冲货币贬值风险。对香港人嚟讲,拥有物业就等于拥有「抗通胀资产」。 3. 杠杆优势 银行按揭制度容许投资者用「杠杆」方式入市,即系用较少慨首期资金,就可以控制大额资产。当楼市向上,回报率会被放大。 📊 资产配置建议:点样分配比例? 理财师普遍认为,唔应该将所有资金都压晒落楼市,否则会面对单一市场波动慨风险。 ✅ 建议比例(一般中产参考): 物业资产:40%–60% (自住+ 投资) 股票基金:20%–30% (分散至环球市场) 债券或定存:10%–20% (保持现金流同稳定性) 其他资产(黄金、保险、退休基金):10%左右 小编温馨提示:呢个比例唔系绝对,会因应年龄、风险承受能力同家庭需要而调整。 🏠 楼市入场策略...

【一文了解】《樓市長線投資 vs 短炒:哪一種更適合你?》|編:Kwan CM

【一文了解】《楼市长线投资vs 短炒:哪一种更适合你? 》|编:Kwan CM

🏠 楼市长线投资vs 短炒:哪一种更适合你? 小编帮你拆解长线持有同短炒快进快出,边个先啱你? 香港楼市长年高企,唔少人都想喺入面分一杯羹。但究竟应该拣长线投资,定系短炒快进快出?两者各有优劣,选择错咗唔单止少赚,仲可能要蚀大钱。 今次小编会同大家深入分析,长线vs 短炒慨差异、优势、风险,仲有真实案例,帮大家搵到最适合自己慨投资策略。 1️⃣ 什么是长线投资? 📈 基本概念 长期持有物业,一般5年至10年以上。 重点放喺资本增值同租金回报。 投资者唔急于短期套现,而系等楼价同租金慢慢增长。 优势 时间平滑风险:短期波动可以忽略,长远睇楼市大多数时间向上。 复利效应:供楼同时还本金,资产净值逐步增加。 租金收入:长期收租,有现金流支撑。 政策风险较低:额外印花税(SSD)三年后免除,持有期长就唔怕。 风险 资金绑死:首期、供款、杂费全都锁咗喺楼。 机会成本:如果楼价横行十年,资金冇更好利用。 维修开支:持有时间越长,屋苑维修费越多。 👉 小编感受:长线投资好似慢火煲汤,虽然唔刺激,但稳阵啲。 2️⃣ 什么是短炒? ⚡ 基本概念 快速买入卖出,持有期一般少过三年,甚至几个月。...

【一文了解】《楼市长线投资vs 短炒:哪一种更适合你? 》|编:Kwan CM

🏠 楼市长线投资vs 短炒:哪一种更适合你? 小编帮你拆解长线持有同短炒快进快出,边个先啱你? 香港楼市长年高企,唔少人都想喺入面分一杯羹。但究竟应该拣长线投资,定系短炒快进快出?两者各有优劣,选择错咗唔单止少赚,仲可能要蚀大钱。 今次小编会同大家深入分析,长线vs 短炒慨差异、优势、风险,仲有真实案例,帮大家搵到最适合自己慨投资策略。 1️⃣ 什么是长线投资? 📈 基本概念 长期持有物业,一般5年至10年以上。 重点放喺资本增值同租金回报。 投资者唔急于短期套现,而系等楼价同租金慢慢增长。 优势 时间平滑风险:短期波动可以忽略,长远睇楼市大多数时间向上。 复利效应:供楼同时还本金,资产净值逐步增加。 租金收入:长期收租,有现金流支撑。 政策风险较低:额外印花税(SSD)三年后免除,持有期长就唔怕。 风险 资金绑死:首期、供款、杂费全都锁咗喺楼。 机会成本:如果楼价横行十年,资金冇更好利用。 维修开支:持有时间越长,屋苑维修费越多。 👉 小编感受:长线投资好似慢火煲汤,虽然唔刺激,但稳阵啲。 2️⃣ 什么是短炒? ⚡ 基本概念 快速买入卖出,持有期一般少过三年,甚至几个月。...

【一文了解】《槓桿效應與風險:按揭如何令你賺快錢或輸慘?》|編:Kwan CM

【一文了解】《杠杆效应与风险:按揭如何令你赚快钱或输惨? 》|编:Kwan CM

📈 杠杆效应与风险:按揭如何令你赚快钱或输惨? 小编帮你拆解楼市最神秘又最危险慨魔法:杠杆效应! 香港人买楼,十居其九都要靠银行按揭。有人话:「借得多,赚得快!」但亦有人中伏:「供唔到,输到一仆一碌!」呢个背后慨关键,就系所谓慨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 。 杠杆可以放大回报,但同时亦会放大风险。今次小编就同大家逐点分析,按揭点样令你赚快钱,又点样令你输到喊。 1️⃣ 什么是杠杆效应? 🔍 基本概念 杠杆效应= 用借贷去放大投资规模。 例如你有100万,如果唔借钱,你只可以买100万慨资产。 但如果用呢100万做首期,再借400万按揭,你就可以买500万慨楼。 👉 小编理解:杠杆就好似「放大镜」,可以将你慨资产回报放大,但同时将风险放大。 香港楼市常见杠杆 首置买家:最多可以借9成按揭。 即系只需10%首期,就可以控制成间楼。 2️⃣ 杠杆如何令你赚快钱💰 实例一:楼价升值 楼价:500万 首期:50万(借9成按揭) 一年后楼价升10% → 升到550万 赚咗50万(未计其他费用) 👉...

【一文了解】《杠杆效应与风险:按揭如何令你赚快钱或输惨? 》|编:Kwan CM

📈 杠杆效应与风险:按揭如何令你赚快钱或输惨? 小编帮你拆解楼市最神秘又最危险慨魔法:杠杆效应! 香港人买楼,十居其九都要靠银行按揭。有人话:「借得多,赚得快!」但亦有人中伏:「供唔到,输到一仆一碌!」呢个背后慨关键,就系所谓慨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 。 杠杆可以放大回报,但同时亦会放大风险。今次小编就同大家逐点分析,按揭点样令你赚快钱,又点样令你输到喊。 1️⃣ 什么是杠杆效应? 🔍 基本概念 杠杆效应= 用借贷去放大投资规模。 例如你有100万,如果唔借钱,你只可以买100万慨资产。 但如果用呢100万做首期,再借400万按揭,你就可以买500万慨楼。 👉 小编理解:杠杆就好似「放大镜」,可以将你慨资产回报放大,但同时将风险放大。 香港楼市常见杠杆 首置买家:最多可以借9成按揭。 即系只需10%首期,就可以控制成间楼。 2️⃣ 杠杆如何令你赚快钱💰 实例一:楼价升值 楼价:500万 首期:50万(借9成按揭) 一年后楼价升10% → 升到550万 赚咗50万(未计其他费用) 👉...

【一文了解】《買樓收租計算實例:租金回報率 vs 銀行利息》|編:馬文生

【一文了解】《买楼收租计算实例:租金回报率vs 银行利息》|编:马文生

💰 买楼收租计算实例:租金回报率vs 银行利息 小编亲身帮你计数,睇清楚收租系咪真系咁抵玩! 香港人最钟意讲「买砖头」,因为大家觉得买楼收租稳阵过炒股。唔少人会话:「反正都要供楼,不如买嚟收租,租金帮手供!」听落好似无得输,但系现实系咪真系咁简单? 其实,买楼收租要睇清楚租金回报率同银行利息成本,仲要计埋杂费同风险。今次小编就用实例,帮大家逐条数计清楚,等你知收租究竟系稳赚定系有机会倒蚀。 1️⃣ 什么是租金回报率? 📊 定义 租金回报率= 年租金÷ 楼价× 100% 呢个数字反映你买楼投资收租慨收益率。 香港平均水平 根据市场数据,香港住宅平均租金回报率大概2%至3% 。 某啲细单位或者热门地段,可以高达4%以上;但大单位通常低过2%。 👉 小编提醒:回报率唔可以单睇,因为仲有银行利息成本同杂费要计埋。 2️⃣ 银行利息成本🏦 基本概念 当你向银行借钱做按揭,就要还息。 利息成本= 贷款额× 利率。 香港情况 以2024年数据,H按一般约3%至4%。...

【一文了解】《买楼收租计算实例:租金回报率vs 银行利息》|编:马文生

💰 买楼收租计算实例:租金回报率vs 银行利息 小编亲身帮你计数,睇清楚收租系咪真系咁抵玩! 香港人最钟意讲「买砖头」,因为大家觉得买楼收租稳阵过炒股。唔少人会话:「反正都要供楼,不如买嚟收租,租金帮手供!」听落好似无得输,但系现实系咪真系咁简单? 其实,买楼收租要睇清楚租金回报率同银行利息成本,仲要计埋杂费同风险。今次小编就用实例,帮大家逐条数计清楚,等你知收租究竟系稳赚定系有机会倒蚀。 1️⃣ 什么是租金回报率? 📊 定义 租金回报率= 年租金÷ 楼价× 100% 呢个数字反映你买楼投资收租慨收益率。 香港平均水平 根据市场数据,香港住宅平均租金回报率大概2%至3% 。 某啲细单位或者热门地段,可以高达4%以上;但大单位通常低过2%。 👉 小编提醒:回报率唔可以单睇,因为仲有银行利息成本同杂费要计埋。 2️⃣ 银行利息成本🏦 基本概念 当你向银行借钱做按揭,就要还息。 利息成本= 贷款额× 利率。 香港情况 以2024年数据,H按一般约3%至4%。...

【一文了解】《樓市投資心法:如何分辨投資樓與自住樓?》|編:馬文生

【一文了解】《楼市投资心法:如何分辨投资楼与自住楼? 》|编:马文生

💡 楼市投资心法:如何分辨投资楼与自住楼? 小编帮你拆解买楼慨不同目的,避免买错盘,后悔一世! 香港楼市一向系「全民话题」,无论茶餐厅听到大叔吹水,定系OL lunch time倾偈,总会围绕住「楼价几时升」、「边度啱买」呢啲问题。但系,买楼其实可以分为两大方向:投资楼同自住楼。 虽然表面上都系「买层楼」,但两者慨考虑因素、选择标准、风险管理完全唔一样。如果搞唔清楚,随时买错目标,之后无论自住唔舒服,定系投资回报唔理想,都会好后悔。 今日小编就同大家分享点样分辨投资楼同自住楼,仲有实际心法,帮你搵到最啱自己慨选择。 1️⃣ 自住楼的考虑因素🏡 生活便利 交通🚇:近地铁站、巴士站,返工返学方便。 配套🏫:有超市、商场、街市、医院、学校,生活方便。 社区环境🌳:安静、安全、绿化好,住得舒服。 空间与舒适度 面积大小要符合家庭需要(单身同一家四口需求完全唔同)。 楼龄太旧可能有维修问题,要预咗开支。 心理安全感 自住楼唔单止系资产,仲系「家」。 好多人宁愿买贵啲,拣自己住得舒服慨地方。 👉 小编贴士:买自住楼时,唔好盲目追求升值潜力,因为最重要系住得开心。 2️⃣ 投资楼的考虑因素💰 租金回报率 租金回报率= 年租金÷ 楼价× 100%。 香港平均回报率大概2%至3%,如果能够高过平均,就算叫有吸引力。...

【一文了解】《楼市投资心法:如何分辨投资楼与自住楼? 》|编:马文生

💡 楼市投资心法:如何分辨投资楼与自住楼? 小编帮你拆解买楼慨不同目的,避免买错盘,后悔一世! 香港楼市一向系「全民话题」,无论茶餐厅听到大叔吹水,定系OL lunch time倾偈,总会围绕住「楼价几时升」、「边度啱买」呢啲问题。但系,买楼其实可以分为两大方向:投资楼同自住楼。 虽然表面上都系「买层楼」,但两者慨考虑因素、选择标准、风险管理完全唔一样。如果搞唔清楚,随时买错目标,之后无论自住唔舒服,定系投资回报唔理想,都会好后悔。 今日小编就同大家分享点样分辨投资楼同自住楼,仲有实际心法,帮你搵到最啱自己慨选择。 1️⃣ 自住楼的考虑因素🏡 生活便利 交通🚇:近地铁站、巴士站,返工返学方便。 配套🏫:有超市、商场、街市、医院、学校,生活方便。 社区环境🌳:安静、安全、绿化好,住得舒服。 空间与舒适度 面积大小要符合家庭需要(单身同一家四口需求完全唔同)。 楼龄太旧可能有维修问题,要预咗开支。 心理安全感 自住楼唔单止系资产,仲系「家」。 好多人宁愿买贵啲,拣自己住得舒服慨地方。 👉 小编贴士:买自住楼时,唔好盲目追求升值潜力,因为最重要系住得开心。 2️⃣ 投资楼的考虑因素💰 租金回报率 租金回报率= 年租金÷ 楼价× 100%。 香港平均回报率大概2%至3%,如果能够高过平均,就算叫有吸引力。...

【一文了解】《年輕人如何踏出第一步?置業難題與解決方案》|編:馬文生

【一文了解】《年轻人如何踏出第一步?置业难题与解决方案》|编:马文生

🏠 年轻人如何踏出第一步?置业难题与解决方案 小编帮你逐步拆解年轻人上车慨痛点,同埋可行慨出路! 香港向来系「楼价奇迹」之地,国际排名长年高企,对年轻人嚟讲,「买楼」好似一个遥不可及慨梦。好多90后、甚至00后朋友同小编讲:「我一世都买唔到楼啦!」但系,真系冇可能?其实未必。 要踏出第一步,先要了解年轻人面对慨困难,再谂办法解决。今日小编就帮大家分析几大难题,然后提出实际策略,等大家可以睇清楚自己慨情况,搵到属于自己慨上车方法。 1️⃣ 年轻人置业的主要难题⚠️ 高楼价 香港楼价长期高踞世界榜首,一层细单位动辄几百万。 以一层500万单位计,首期最少都要50万至100万,对初出社会慨年轻人嚟讲,简直系天文数字。 首期难储 人工增长追唔上楼价升幅。 年轻人要供强积金、交税、生活开支高,想储首期真系难上加难。 入息要求 银行批按揭要做压力测试,一般要求供款唔超过入息慨50-60%。 如果人工只得两三万,能够负担慨楼价有限,选择自然受限。 生活质素取舍 有啲人宁愿继续租楼,因为唔想牺牲旅行、娱乐、饮食。 供楼意味着几十年责任,唔系人人心理上都接受到。 👉 小编感受:好多朋友其实唔系唔想买楼,而系「有心无力」,最大问题就系首期同人工追唔上楼价。 2️⃣ 年轻人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案💡 政府资助计划 居屋:相对市价有折让,系大多数年轻人第一个上车目标。 绿置居:比居屋更平,但供应有限,要抽签。 首置计划:针对首次置业人士,提供折扣楼。 👉 小编建议:唔好嫌弃居屋地点偏远,因为「有瓦遮头」先系第一步,之后先可以换楼。 父母支援...

【一文了解】《年轻人如何踏出第一步?置业难题与解决方案》|编:马文生

🏠 年轻人如何踏出第一步?置业难题与解决方案 小编帮你逐步拆解年轻人上车慨痛点,同埋可行慨出路! 香港向来系「楼价奇迹」之地,国际排名长年高企,对年轻人嚟讲,「买楼」好似一个遥不可及慨梦。好多90后、甚至00后朋友同小编讲:「我一世都买唔到楼啦!」但系,真系冇可能?其实未必。 要踏出第一步,先要了解年轻人面对慨困难,再谂办法解决。今日小编就帮大家分析几大难题,然后提出实际策略,等大家可以睇清楚自己慨情况,搵到属于自己慨上车方法。 1️⃣ 年轻人置业的主要难题⚠️ 高楼价 香港楼价长期高踞世界榜首,一层细单位动辄几百万。 以一层500万单位计,首期最少都要50万至100万,对初出社会慨年轻人嚟讲,简直系天文数字。 首期难储 人工增长追唔上楼价升幅。 年轻人要供强积金、交税、生活开支高,想储首期真系难上加难。 入息要求 银行批按揭要做压力测试,一般要求供款唔超过入息慨50-60%。 如果人工只得两三万,能够负担慨楼价有限,选择自然受限。 生活质素取舍 有啲人宁愿继续租楼,因为唔想牺牲旅行、娱乐、饮食。 供楼意味着几十年责任,唔系人人心理上都接受到。 👉 小编感受:好多朋友其实唔系唔想买楼,而系「有心无力」,最大问题就系首期同人工追唔上楼价。 2️⃣ 年轻人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案💡 政府资助计划 居屋:相对市价有折让,系大多数年轻人第一个上车目标。 绿置居:比居屋更平,但供应有限,要抽签。 首置计划:针对首次置业人士,提供折扣楼。 👉 小编建议:唔好嫌弃居屋地点偏远,因为「有瓦遮头」先系第一步,之后先可以换楼。 父母支援...

【一文了解】《樓市新手懶人包:從租樓過渡到買樓的關鍵時刻》|編:馬文生

【一文了解】《楼市新手懒人包:从租楼过渡到买楼的关键时刻》|编:马文生

🏠 楼市新手懒人包:从租楼过渡到买楼的关键时刻 小编整理咗最贴地指南,帮新手睇清楚由租楼到买楼慨转捩点! 香港楼价全球有名贵,令唔少年轻人觉得「上车」好似遥不可及。所以好多香港人第一步系租楼,因为灵活、负担低、唔使即刻背上几十年供楼压力。但随住年龄增长、收入稳定,大家自然会问:几时先系由租楼转去买楼慨最好时机? 小编今日就帮大家拆解呢个问题,逐步分析由租楼到买楼慨关键时刻,等你唔好盲目跟风,而系根据自己情况做最啱慨决定。 1️⃣ 租楼的优势与限制🏘️ 优势 灵活性高:随时搬屋,唔使绑死喺一个地区。 入场门槛低:只需交按金同首月租金,唔需要几十万首期。 无需维修负担:屋企坏咗灯、冷气坏咗,通常由业主负责。 适合过渡期:例如刚毕业、刚拍拖同居,唔想即刻落重注。 限制 钱变成「租金开支」 :每个月几千至几万租金,长远嚟讲冇累积到资产。 不稳定性:业主随时加租、收楼,你要逼住搬。 无法享受楼价升值:楼市升值同你无关,你只系帮人供楼。 👉 小编感受:租楼虽然舒服,但见到啲朋友供咗几年楼,资产净值慢慢增加,自己就觉得「租金真系白白流走咗」。 2️⃣ 过渡到买楼的关键时刻🕰️ 积蓄到一定水平 首期资金:一般楼价10%-20%。 其他杂费:印花税、律师费、佣金、装修费(加埋可能要多30-50万)。 紧急基金:至少要有半年至一年供款储备。 👉 当你唔再为咗交租而担心,每个月仲有能力储蓄,咁就代表你有潜力开始考虑置业。 收入稳定 如果你慨工作稳定,有固定粮单,银行批核按揭会容易好多。 自雇人士或者freelancer就要多准备税单、入息证明。...

【一文了解】《楼市新手懒人包:从租楼过渡到买楼的关键时刻》|编:马文生

🏠 楼市新手懒人包:从租楼过渡到买楼的关键时刻 小编整理咗最贴地指南,帮新手睇清楚由租楼到买楼慨转捩点! 香港楼价全球有名贵,令唔少年轻人觉得「上车」好似遥不可及。所以好多香港人第一步系租楼,因为灵活、负担低、唔使即刻背上几十年供楼压力。但随住年龄增长、收入稳定,大家自然会问:几时先系由租楼转去买楼慨最好时机? 小编今日就帮大家拆解呢个问题,逐步分析由租楼到买楼慨关键时刻,等你唔好盲目跟风,而系根据自己情况做最啱慨决定。 1️⃣ 租楼的优势与限制🏘️ 优势 灵活性高:随时搬屋,唔使绑死喺一个地区。 入场门槛低:只需交按金同首月租金,唔需要几十万首期。 无需维修负担:屋企坏咗灯、冷气坏咗,通常由业主负责。 适合过渡期:例如刚毕业、刚拍拖同居,唔想即刻落重注。 限制 钱变成「租金开支」 :每个月几千至几万租金,长远嚟讲冇累积到资产。 不稳定性:业主随时加租、收楼,你要逼住搬。 无法享受楼价升值:楼市升值同你无关,你只系帮人供楼。 👉 小编感受:租楼虽然舒服,但见到啲朋友供咗几年楼,资产净值慢慢增加,自己就觉得「租金真系白白流走咗」。 2️⃣ 过渡到买楼的关键时刻🕰️ 积蓄到一定水平 首期资金:一般楼价10%-20%。 其他杂费:印花税、律师费、佣金、装修费(加埋可能要多30-50万)。 紧急基金:至少要有半年至一年供款储备。 👉 当你唔再为咗交租而担心,每个月仲有能力储蓄,咁就代表你有潜力开始考虑置业。 收入稳定 如果你慨工作稳定,有固定粮单,银行批核按揭会容易好多。 自雇人士或者freelancer就要多准备税单、入息证明。...

【一文了解】《置業Budget計算:首期、印花稅與雜費全分析》|編:李子昇

【一文了解】《置业Budget计算:首期、印花税与杂费全分析》|编:李子升

💰 置业Budget计算:首期、印花税与杂费全分析 小编帮你逐项拆解,免得「钱唔够」临门脱脚! 香港买楼一向系人生大事,价钱动辄几百万至千万。好多人以为买楼只要储够首期就得,点知到临交楼嗰刻,先发现仲有一堆隐藏开支: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装修费、管理费……样样都要钱。结果本来以为储够,最后发现「差咗几十万」,真系一个大伏位。 今日小编就同大家逐项分析,买楼要准备慨完整Budget清单,帮你计清楚由首期到杂费,究竟要几多钱先至可以安心上车。 1️⃣ 首期资金🏦 首期= 入场费+ 稳定感 香港银行一般按揭安排: 首置买家(首次置业):楼价800万以下,可申请最高9成按揭,但要符合压力测试同入息要求。 楼价超过800万至1000万:最高8成按揭。 楼价1000万以上:一般最多只批6至7成。 举例: 如果买一层600万单位,9成按揭→ 首期只需60万。 但如果买一层1200万单位,假设只能批7成按揭→ 首期要360万。 👉 小编提醒:唔好以为「最低首期」就一定批到,银行会睇你收入、负债、年龄。如果唔符合要求,按揭成数会再减,首期要更多。 2️⃣ 印花税💸 香港买楼最大慨「隐形炸弹」就系印花税! 一般情况(首置买家) 楼价200万或以下:100元(象征式) 200万至217万:楼价× 1.5% 217万至300万:楼价× 3%...

【一文了解】《置业Budget计算:首期、印花税与杂费全分析》|编:李子升

💰 置业Budget计算:首期、印花税与杂费全分析 小编帮你逐项拆解,免得「钱唔够」临门脱脚! 香港买楼一向系人生大事,价钱动辄几百万至千万。好多人以为买楼只要储够首期就得,点知到临交楼嗰刻,先发现仲有一堆隐藏开支: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装修费、管理费……样样都要钱。结果本来以为储够,最后发现「差咗几十万」,真系一个大伏位。 今日小编就同大家逐项分析,买楼要准备慨完整Budget清单,帮你计清楚由首期到杂费,究竟要几多钱先至可以安心上车。 1️⃣ 首期资金🏦 首期= 入场费+ 稳定感 香港银行一般按揭安排: 首置买家(首次置业):楼价800万以下,可申请最高9成按揭,但要符合压力测试同入息要求。 楼价超过800万至1000万:最高8成按揭。 楼价1000万以上:一般最多只批6至7成。 举例: 如果买一层600万单位,9成按揭→ 首期只需60万。 但如果买一层1200万单位,假设只能批7成按揭→ 首期要360万。 👉 小编提醒:唔好以为「最低首期」就一定批到,银行会睇你收入、负债、年龄。如果唔符合要求,按揭成数会再减,首期要更多。 2️⃣ 印花税💸 香港买楼最大慨「隐形炸弹」就系印花税! 一般情况(首置买家) 楼价200万或以下:100元(象征式) 200万至217万:楼价× 1.5% 217万至300万:楼价× 3%...

【一文了解】《樓市入門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準備好置業?》|編:李子昇

【一文了解】《楼市入门指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准备好置业? 》|编:李子升

🏠 楼市入门指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准备好置业? 小编亲身体会+实际数据,带你逐步检视自己系咪「ready」上车! 香港楼市一向被称为「全球最难上车」慨市场之一。楼价高企,供楼压力沉重,但同时又有唔少人觉得「有瓦遮头」先叫真正安定。咁问题嚟啦:你系咪真系准备好置业? 好多朋友问小编:「我有少少积蓄,够唔够买楼?」「如果收入唔算好稳定,仲应唔应该谂置业?」其实,判断自己有冇准备好,唔系单单睇银行批唔批,仲要考虑财务、心理、生活同未来规划。以下就系小编整理慨全面指南,帮大家check一check。 1️⃣ 财务基础:钱系第一关💰 买楼最大慨挑战就系钱。要判断自己准备好未,先要睇以下几样: 首期资金 香港银行对首置买家一般要求10%-20%首期(视乎楼价同按揭计划)。 例如一层600万慨单位,最少都要准备60万至120万首期。 仲要加埋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杂费,现金流要更充裕。 👉 小编建议:唔好净系计到啱啱够,最好仲有额外一笔「紧急基金」,起码可以覆盖6至12个月供款。 供楼压力 银行批按揭时会做「压力测试」,确保供款唔超过入息慨50-60%。 但小编觉得,你自己都要做「最坏打算」:假设加息2-3厘,你仲顶唔顶得顺? 收入稳定性 如果你份工成日转,或者收入大起大落,例如自由工作者,就要特别小心。 银行批核会睇你慨入息证明,冇稳定粮单会比较难批。 2️⃣ 生活规划:唔好只睇眼前🗓️ 买楼唔系净系今日供得起咁简单,仲要睇未来规划。 家庭因素 你会唔会几年内结婚? 有冇打算生小朋友? 屋企人会唔会同你一齐住? 呢啲因素会影响你需要慨单位大小、地段同校网。 工作地点 系咪要长期返中环、观塘定其他地区?...

【一文了解】《楼市入门指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准备好置业? 》|编:李子升

🏠 楼市入门指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准备好置业? 小编亲身体会+实际数据,带你逐步检视自己系咪「ready」上车! 香港楼市一向被称为「全球最难上车」慨市场之一。楼价高企,供楼压力沉重,但同时又有唔少人觉得「有瓦遮头」先叫真正安定。咁问题嚟啦:你系咪真系准备好置业? 好多朋友问小编:「我有少少积蓄,够唔够买楼?」「如果收入唔算好稳定,仲应唔应该谂置业?」其实,判断自己有冇准备好,唔系单单睇银行批唔批,仲要考虑财务、心理、生活同未来规划。以下就系小编整理慨全面指南,帮大家check一check。 1️⃣ 财务基础:钱系第一关💰 买楼最大慨挑战就系钱。要判断自己准备好未,先要睇以下几样: 首期资金 香港银行对首置买家一般要求10%-20%首期(视乎楼价同按揭计划)。 例如一层600万慨单位,最少都要准备60万至120万首期。 仲要加埋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杂费,现金流要更充裕。 👉 小编建议:唔好净系计到啱啱够,最好仲有额外一笔「紧急基金」,起码可以覆盖6至12个月供款。 供楼压力 银行批按揭时会做「压力测试」,确保供款唔超过入息慨50-60%。 但小编觉得,你自己都要做「最坏打算」:假设加息2-3厘,你仲顶唔顶得顺? 收入稳定性 如果你份工成日转,或者收入大起大落,例如自由工作者,就要特别小心。 银行批核会睇你慨入息证明,冇稳定粮单会比较难批。 2️⃣ 生活规划:唔好只睇眼前🗓️ 买楼唔系净系今日供得起咁简单,仲要睇未来规划。 家庭因素 你会唔会几年内结婚? 有冇打算生小朋友? 屋企人会唔会同你一齐住? 呢啲因素会影响你需要慨单位大小、地段同校网。 工作地点 系咪要长期返中环、观塘定其他地区?...

【一文了解】《買樓前必做的十項功課》|編:李子昇

【一文了解】《买楼前必做的十项功课》|编:李子升

🏠 买楼前必做的十项功课 小编亲身踩过坑,帮你整理最实用的置业清单! 香港人对「上车」两个字可以话系又爱又恨。楼价高企,人人都话「有瓦遮头先至安心」。但买楼唔系去超市买餸,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个决定可能影响你成世。小编睇过唔少朋友「冲动上车」,结果供楼压力爆煲或者买错楼盘,真系后悔莫及。所以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买楼前必做慨十项功课,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置业,唔好变成「楼奴」。 1️⃣ 评估自己财务能力💰 重点:搞清楚你慨真实负担力 收入稳定性:唔好只睇基本人工,要计埋花红、兼职收入会否稳定。 供楼压力测试:银行一般跟金管局规定,要确保供楼占入息比率唔超过50-60%。小编建议自己做压力测试,假设利率再加2-3厘,你仲顶唔顶得顺? 生活开支:唔好以为供得起就可以,仲要留一笔日常生活费、医疗、旅游甚至养小朋友慨开支。 👉 小编贴士:唔少人忽略「装修费」,几十万系走唔甩,一定要预埋! 2️⃣ 存好首期资金🏦 香港银行对首置买家一般要求首期最少10%-20%,视乎楼价同按揭成数。以一层800万慨单位为例,首期起码要百几万。除咗首期,仲要准备: 印花税 律师费 代理佣金 杂费(例如楼契登记费、按揭保险费) 👉 小编建议:最好有额外一年的供款储备,万一失业或者收入减少,都唔会即刻爆煲。 3️⃣ 做足楼市资料搜集🔍 唔好听朋友一句话就冲去买,一定要自己做功课: 地段分析:交通、配套、校网、未来规划。 成交纪录:上差饷物业估价署网站睇实际成交价,唔好盲信地产经纪口供。 租金水平:如果打算收租,要比较租金回报率。 👉 小编提醒:好多新盘「开价策略」会用低价单位吸引眼球,但实际主力推高层、靓景单位,价钱相差好大。 4️⃣...

【一文了解】《买楼前必做的十项功课》|编:李子升

🏠 买楼前必做的十项功课 小编亲身踩过坑,帮你整理最实用的置业清单! 香港人对「上车」两个字可以话系又爱又恨。楼价高企,人人都话「有瓦遮头先至安心」。但买楼唔系去超市买餸,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个决定可能影响你成世。小编睇过唔少朋友「冲动上车」,结果供楼压力爆煲或者买错楼盘,真系后悔莫及。所以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买楼前必做慨十项功课,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置业,唔好变成「楼奴」。 1️⃣ 评估自己财务能力💰 重点:搞清楚你慨真实负担力 收入稳定性:唔好只睇基本人工,要计埋花红、兼职收入会否稳定。 供楼压力测试:银行一般跟金管局规定,要确保供楼占入息比率唔超过50-60%。小编建议自己做压力测试,假设利率再加2-3厘,你仲顶唔顶得顺? 生活开支:唔好以为供得起就可以,仲要留一笔日常生活费、医疗、旅游甚至养小朋友慨开支。 👉 小编贴士:唔少人忽略「装修费」,几十万系走唔甩,一定要预埋! 2️⃣ 存好首期资金🏦 香港银行对首置买家一般要求首期最少10%-20%,视乎楼价同按揭成数。以一层800万慨单位为例,首期起码要百几万。除咗首期,仲要准备: 印花税 律师费 代理佣金 杂费(例如楼契登记费、按揭保险费) 👉 小编建议:最好有额外一年的供款储备,万一失业或者收入减少,都唔会即刻爆煲。 3️⃣ 做足楼市资料搜集🔍 唔好听朋友一句话就冲去买,一定要自己做功课: 地段分析:交通、配套、校网、未来规划。 成交纪录:上差饷物业估价署网站睇实际成交价,唔好盲信地产经纪口供。 租金水平:如果打算收租,要比较租金回报率。 👉 小编提醒:好多新盘「开价策略」会用低价单位吸引眼球,但实际主力推高层、靓景单位,价钱相差好大。 4️⃣...